辽宁省气象局2011年校园招聘信息
辽宁省气象局概况
辽宁省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北靠长白山,南临黄、渤海,东依鸭绿江与朝鲜相邻,西倨山海关与河北交界,全省14个市级城市中有6个临海,属东部沿海省份,大陆海岸线长达2178公里。随着党中央批复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和国家发改委批准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进一步推动了辽宁乃至东北经济的快速发展,辽宁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国内生产总值、职工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连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辽宁省气象局坐落在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沈阳,是全国八个区域气象中心之一。近年来,在中国气象局和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辽宁省气象局坚持可持续、协调、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气象业务现代化体系建设,为辽宁省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共安全提供了有力地保障。
辽宁省气象部门有2个副省级市气象局,12个市级气象局,11个省气象局直属事业单位,50个县(市、区)级气象局。全省在职职工中,正研级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45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681人。本科及以上学历992人,其中硕士学位人138、博士学位8人。
快速发展的辽宁经济,为气象部门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我们诚挚欢迎莘莘学子签约辽宁各级气象部门,为推动辽宁气象事业发展,服务于辽宁人民做出贡献。
辽宁省市级气象局和省气象局直属单位名称
市级气象局名称 |
|
省气象局直属单位名称 |
沈阳市气象局(副省级) |
沈阳中心气象台(辽宁省气象台) |
大连市气象局(副省级) |
沈阳区域气候中心 |
鞍山市气象局 |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
抚顺市气象局 |
辽宁省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 |
本溪市气象局 |
辽宁省气象培训中心(辽宁省气象学校) |
丹东市气象局 |
辽宁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
锦州市气象局 |
辽宁省气象影视中心 |
营口市气象局 |
辽宁省气象局后勤服务中心 |
阜新市气象局 |
辽宁省防雷技术服务中心 |
辽阳市气象局 |
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
铁岭市气象局 |
辽宁省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 |
朝阳市气象局 |
|
盘锦市气象局 |
|
葫芦岛市气象局 |
|
辽宁省气象部门2011年度毕业生招聘程序
一、报名
1.时间和地点:①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航空港校区体育馆,报名时间:2010年11月16日8:30-11:30。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馆,报名时间:2010年11月18日8:30-11:30。③辽宁省气象局人事处,报名时间2010年12月10-20日。
2.报名时须提交:①2011年应届毕业生个人简历材料一份,其中应包括:带照片的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毕业生成绩登记表、各类资格和奖励证书(复印件)等。②2011年度毕业生应聘报名表一份。③辽宁省气象部门2011年度招录毕业生面试信息表一式8份。2011年度毕业生应聘报名、辽宁省气象部门2011年度招录毕业生面试信息表附后。
二、资格审查
1.根据招聘岗位要求对应聘毕业生提交的个人简历材料和毕业生应聘报名表、辽宁省气象部门2011年度招录毕业生面试信息表等资料进行资格审查。
2.每个毕业生限报一个岗位,只能参加一次面试。硕士研究生可报相应专业的本科学历岗位。岗位需求以中国气象局最终批准的招录计划为准。
三、面试
1.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将在报名地进行面试。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生面试时间:2010年11月16日午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面试时间:2010年11月18日午后。具体时间地点在毕业生资格审查时另行通知。对于在辽宁省气象局人事处报名的毕业生,将于2010年12月下旬在沈阳组织面试。面试时间地点在辽宁省气象局网站公布。
2.面试采取问答方式进行。同时对考生本人专业、学习成绩、综合能力等个人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根据评分标准给出综合评分。
3.每个招聘岗位根据面试成绩按1:2的比例确定参加笔试人选,并通过辽宁省气象局网站公布。对于通过面试后主动放弃参加笔试的毕业生,按面试成绩依次递补人员参加笔试。
4.对于通过面试未达到笔试比例的岗位,可根据考生意愿和面试成绩进行调剂补充。
四、笔试
1.笔试由辽宁省气象局统一组织进行。笔试科目参照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及相关内容,不指定复习用书。
2.笔试时间初步确定为2011年初,具体时间、地点在辽宁省气象局网站另行公布。
五、录用
1.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经面试特别优秀的,经工作组长同意可现场签订《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
2.笔试结束后,按照笔试和面试成绩(各占50%)总和,择优确定拟录用人选。
3.如总成绩第一名主动放弃录用权利,则由总成绩第二名递补;如总成绩第一名和第二名都主动放弃录用权利,则不再递补录用。
4.根据相关规定全部拟录用人选确定后,在辽宁省气象局网站公示,公示期满后由辽宁省气象局人事处按照相关规定与拟录用人员签订就业协议。
辽 宁 省 气 象 局 概 况
辽宁省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北靠长白山,南临黄、渤海,东依鸭绿江与朝鲜相邻,西倨山海关与河北交界,全省14个市级城市中有6个临海,属东部沿海省份,大陆海岸线长达2178公里。随着党中央批复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和国家发改委批准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进一步推动了辽宁乃至东北经济的快速发展,辽宁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国内生产总值、职工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连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辽宁省气象局坐落在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沈阳,是全国八个区域气象中心之一。近年来,在中国气象局和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辽宁省气象局坚持可持续、协调、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气象业务现代化体系建设,为辽宁省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共安全提供了有力地保障。
辽宁省气象部门有2个副省级市气象局,12个市级气象局,11个省气象局直属事业单位,50个县(市、区)级气象局。全省在职职工中,正研级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45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681人。本科及以上学历992人,其中硕士学位人138、博士学位8人。
快速发展的辽宁经济,为气象部门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台,我们诚挚欢迎莘莘学子签约辽宁各级气象部门,为推动辽宁气象事业发展,服务于辽宁人民做出贡献。
辽宁省市级气象局和省气象局直属单位名称
市级气象局名称 |
|
省气象局直属单位名称 |
沈阳市气象局(副省级) |
沈阳中心气象台(辽宁省气象台) |
大连市气象局(副省级) |
沈阳区域气候中心 |
鞍山市气象局 |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
抚顺市气象局 |
辽宁省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 |
本溪市气象局 |
辽宁省气象培训中心(辽宁省气象学校) |
丹东市气象局 |
辽宁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
锦州市气象局 |
辽宁省气象影视中心 |
营口市气象局 |
辽宁省气象局后勤服务中心 |
阜新市气象局 |
辽宁省防雷技术服务中心 |
辽阳市气象局 |
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
铁岭市气象局 |
辽宁省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 |
朝阳市气象局 |
|
盘锦市气象局 |
|
葫芦岛市气象局 |
|
辽宁省气象部门2011年度毕业生招聘程序
一、报名
1.时间和地点:①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航空港校区体育馆,报名时间:2010年11月16日8:30-11:30。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馆,报名时间:2010年11月18日8:30-11:30。③辽宁省气象局人事处,报名时间2010年12月10-20日。
2.报名时须提交:①2011年应届毕业生个人简历材料一份,其中应包括:带照片的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毕业生成绩登记表、各类资格和奖励证书(复印件)等。②2011年度毕业生应聘报名表一份。③辽宁省气象部门2011年度招录毕业生面试信息表一式8份。2011年度毕业生应聘报名、辽宁省气象部门2011年度招录毕业生面试信息表附后。
二、资格审查
1.根据招聘岗位要求对应聘毕业生提交的个人简历材料和毕业生应聘报名表、辽宁省气象部门2011年度招录毕业生面试信息表等资料进行资格审查。
2.每个毕业生限报一个岗位,只能参加一次面试。硕士研究生可报相应专业的本科学历岗位。岗位需求以中国气象局最终批准的招录计划为准。
三、面试
1. 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将在报名地进行面试。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生面试时间: 2010年11月16日午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面试时间:2010年11月18日午后。具体时间地点在毕业生资格审查时另行通知。对于在辽宁省气象局人事处报名的毕业生,将于2010年12月下旬在沈阳组织面试。面试时间地点在辽宁省气象局网站公布。
2. 面试采取问答方式进行。同时对考生本人专业、学习成绩、综合能力等个人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根据评分标准给出综合评分。
3. 每个招聘岗位根据面试成绩按1:2的比例确定参加笔试人选,并通过辽宁省气象局网站公布。对于通过面试后主动放弃参加笔试的毕业生,按面试成绩依次递补人员参加笔试。
4.对于通过面试未达到笔试比例的岗位,可根据考生意愿和面试成绩进行调剂补充。
四、笔试
1. 笔试由辽宁省气象局统一组织进行。笔试科目参照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及相关内容,不指定复习用书。
2. 笔试时间初步确定为2011年初,具体时间、地点在辽宁省气象局网站另行公布。
五、录用
1. 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经面试特别优秀的,经工作组长同意可现场签订《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
2.笔试结束后,按照笔试和面试成绩(各占50%)总和,择优确定拟录用人选。
3. 如总成绩第一名主动放弃录用权利,则由总成绩第二名递补;如总成绩第一名和第二名都主动放弃录用权利,则不再递补录用。
4.根据相关规定全部拟录用人选确定后,在辽宁省气象局网站公示,公示期满后由辽宁省气象局人事处按照相关规定与拟录用人员签订就业协议。
2011年度毕业生应聘报名表
考生编号:(此项辽宁省气象局编写)
姓 名 |
|
性 别 |
|
身份证号 |
|
请 附 近 照 |
出生日期 |
|
婚姻状况 |
|
政治面貌 |
|
最高学历 |
|
最高学位 |
|
有何专项特长 |
|
生 源 地 |
|
健康状况 |
|
取得职业资格
认证情况 |
|
主要专业研修方向(硕、博研究生填写) |
|
申报职位编号 |
|
申报职位(用人单位及岗位) |
|
是否服从调剂 |
|
教育情况
(从大学开始按次序填写) |
入学
时间 |
毕业时间 |
毕业院系 |
所学专业 |
学历 |
学位 |
学习方式
(全日制、在职) |
担任职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要专业课程分数 |
课程名称 |
分数 |
课程名称 |
分数 |
课程名称 |
分数 |
课程名称 |
分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奖学金获得情况 |
|
其他竞赛获奖情况 |
|
外语
水平 |
(注明通过外语等级考试种类及分数)
|
计算机水平 |
(注明通过计算等级考试种类及分数) |
希望了解和说明的问题 |
|
通信方式 |
固定电话: |
移动电话: |
E-mail: |
本人承诺:以上所填情况皆为真实。 签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辽宁省气象部门2011年度招录毕业生面试信息表
申报职位(填报用人单位及招聘岗位) |
|
考生编号
(此项由辽宁省气象局填写) |
|
需求信息明细(请按毕业生需求信息明细表填写) |
招聘岗位 |
|
专业要求 |
|
学历要求 |
|
出生日期 |
|
婚姻状况 |
|
政治面貌 |
|
最高学历 |
|
最高学位 |
|
有何专项特长 |
|
生 源 地 |
|
健康状况 |
|
取得职业资格
认证情况 |
|
面试地点 |
|
主要专业研修方向
(硕、博研究生填写) |
|
教育情况
(从大学开始按次序填写) |
入学
时间 |
毕业时间 |
毕业院系 |
所学专业 |
学历 |
学位 |
学习方式
(全日制、在职) |
担任职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要专业课程分数 |
课程名称 |
分数 |
课程名称 |
分数 |
课程名称 |
分数 |
课程名称 |
分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奖学金获得情况 |
|
其他竞赛获奖情况 |
|
外语
水平 |
(注明通过外语等级考试种类及分数)
|
计算机水平 |
(注明通过计算等级考试种类及分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1 年度高校毕业生需求信息明细表 |
单位:辽宁省气象局 |
|
|
|
|
|
|
具体用人单位 |
职位编号 |
单位级别 |
拟安排岗位 |
岗位性质 |
专业 |
学历 |
需求数 |
辽宁省气象台 |
101-01 |
省级 |
天气预报 |
业务 |
大气科学类 |
博研 |
1 |
辽宁省气象台 |
101-02 |
省级 |
天气预报 |
业务 |
大气科学 |
硕研及以上 |
2 |
辽宁省气象台 |
101-03 |
省级 |
天气预报 |
业务 |
大气物理 |
本科及以上 |
1 |
辽宁省气象台 |
101-04 |
省级 |
公共气象服务 |
业务 |
大气科学 |
本科 |
1 |
沈阳区域气候中心 |
102-01 |
省级 |
气象档案管理 |
业务 |
气象相关专业 |
硕研及以上 |
1 |
沈阳区域气候中心 |
102-02 |
省级 |
气象资料审核 |
业务 |
大气科学及相关专业 |
硕研及以上 |
1 |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
103-01 |
省级 |
大气科学 |
科研 |
大气科学 |
博研 |
1 |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
103-02 |
省级 |
数值模式 |
科研 |
大气科学 |
博研 |
1 |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
103-03 |
省级 |
农业气象 |
科研 |
农业气象 |
博研 |
1 |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
103-04 |
省级 |
气象编辑 |
业务 |
农业气象 |
硕研 |
1 |
辽宁省气象学校 |
104-01 |
省级 |
教育培训 |
业务 |
大气科学 |
硕研 |
1 |
辽宁省气象学校 |
104-02 |
省级 |
教育培训 |
业务 |
通信工程 |
本科 |
1 |
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
105-01 |
省级 |
行政管理 |
管理 |
大气物理 |
本科 |
1 |
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
105-02 |
省级 |
人工影响天气 |
业务 |
大气遥感科学与技术 |
硕研 |
1 |
辽宁省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 |
106-01 |
省级 |
其他 |
业务 |
会计 |
本科 |
1 |
沈阳市气象台 |
201-01 |
市级 |
天气预报 |
业务 |
大气科学 |
硕士以上 |
2 |
沈阳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影视中心) |
201-02 |
市级 |
公共气象服务 |
服务 |
电视编导 |
本科 |
1 |
东陵区气象局 |
201-03 |
县级 |
气象综合观测 |
业务 |
大气科学 |
本科以上 |
1 |
沈北新区气象局 |
201-04 |
县级 |
气象综合观测 |
业务 |
大气科学 |
本科 |
1 |
苏家屯区气象局 |
201-05 |
县级 |
气象综合观测 |
业务 |
计算机及相关专业 |
本科 |
1 |
新民市气象局 |
201-06 |
县级 |
气象综合观测 |
业务 |
大气科学类 |
本科 |
1 |
康平县气象局 |
201-07 |
县级 |
气象综合观测 |
业务 |
大气科学类 |
本科 |
1 |
法库县气象局 |
201-08 |
县级 |
气象综合观测 |
业务 |
大气科学类 |
本科 |
1 |
大连市气象台 |
202-01 |
市级 |
天气预报 |
业务 |
大气科学 |
博研 |
1 |
大连市气象台 |
202-02 |
市级 |
天气预报 |
业务 |
大气科学 |
硕研 |
1 |
大连市专业气象台 |
202-03 |
市级 |
天气预报 |
业务 |
气象学 |
硕研 |
1 |
大连市信息网络中心 |
202-04 |
市级 |
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 |
业务 |
通信网络 |
本科 |
1 |
大连市公众气象服务中心 |
202-05 |
市级 |
公共气象服务 |
服务 |
播音主持 |
本科 |
1 |
大连气象局后勤服务中心(财务核算中心) |
202-06 |
市级 |
财务管理 |
服务 |
财会 |
本科 |
2 |
大连市雷电防护中心 |
202-07 |
市级 |
雷电防护 |
服务 |
雷电防护 |
硕研 |
1 |
普兰店市气象局 |
202-08 |
县级 |
雷电防护 |
业务 |
雷电防护 |
本科 |
1 |
庄河市气象局 |
202-09 |
县级 |
气象综合观测 |
业务 |
大气科学 |
本科 |
1 |
长海县气象局 |
202-10 |
县级 |
气象综合观测 |
业务 |
气象相关专业 |
本科 |
1 |
皮口气象站 |
202-11 |
县级 |
气象综合观测 |
业务 |
气象相关专业 |
本科 |
1 |
鞍山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
203-01 |
市级 |
气象科技服务 |
服务 |
法学 |
本科 |
1 |
抚顺市气象台 |
204-01 |
市级 |
天气预报 |
业务 |
大气科学类 |
硕研 |
2 |
抚顺市气象台 |
204-02 |
市级 |
天气预报 |
业务 |
大气科学类 |
本科 |
2 |
抚顺市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 |
204-03 |
市级 |
财务管理 |
管理 |
会计学或财务管理类 |
本科 |
1 |
抚顺清原满族自治县气象局 |
204-04 |
县级 |
气象综合观测 |
业务 |
气象相关专业 |
本科 |
2 |
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气象局 |
204-05 |
县级 |
气象综合观测 |
业务 |
气象相关专业 |
本科 |
1 |
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气象局 |
204-06 |
县级 |
气象综合观测 |
业务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 |
1 |
本溪市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 |
205-01 |
市级 |
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 |
业务 |
自动化 |
本科 |
1 |
本溪市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 |
205-02 |
市级 |
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 |
业务 |
网络工程 |
本科 |
1 |
本溪县气象局 |
205-03 |
县级 |
气象综合观测 |
业务 |
应用气象 |
本科 |
1 |
桓仁县气象局 |
205-04 |
县级 |
气象服务 |
业务 |
大气科学 |
本科 |
1 |
丹东市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 |
206-01 |
市级 |
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 |
业务 |
气象电子 |
本科 |
1 |
丹东市气象台 |
206-02 |
市级 |
天气预报 |
业务 |
大气科学 |
硕研 |
1 |
丹东宽甸县气象局 |
206-03 |
县级 |
气象综合观测 |
业务 |
应用气象 |
本科 |
2 |
锦州市气象台 |
207-01 |
市级 |
天气预报 |
业务 |
大气科学 |
硕研 |
1 |
锦州市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 |
207-02 |
市级 |
财会管理 |
管理 |
财会 |
本科 |
1 |
锦州凌海市气象局 |
207-03 |
县级 |
气象综合观测 |
业务 |
计算机 |
本科 |
1 |
锦州北镇市气象局 |
207-04 |
县级 |
气象综合观测 |
业务 |
大气科学 |
本科 |
1 |
锦州义县气象局 |
207-05 |
县级 |
公共气象服务 |
业务 |
计算机 |
本科 |
1 |
锦州黑山县气象局 |
207-06 |
县级 |
公共气象服务 |
业务 |
应用气象 |
本科 |
1 |
营口市防雷中心 |
208-01 |
市级 |
防雷技术服务 |
服务 |
土木建筑 |
本科 |
1 |
大石桥市气象局 |
208-02 |
县级 |
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 |
业务 |
电子信息 |
本科 |
1 |
盖州市气象局 |
208-03 |
县级 |
防雷技术服务 |
服务 |
雷电防护 |
本科 |
1 |
盖州市气象局 |
208-04 |
县级 |
气象综合观测 |
业务 |
大气科学类 |
本科 |
1 |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气象局 |
208-05 |
县级 |
天气预报 |
业务 |
大气科学 |
本科 |
1 |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气象局 |
208-06 |
县级 |
气象综合观测 |
业务 |
气象电子 |
本科 |
1 |
阜新市气象台 |
209-01 |
市级 |
天气预报 |
业务 |
大气科学 |
硕研 |
1 |
阜新市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 |
209-02 |
市级 |
财会管理 |
业务 |
财务管理 |
本科 |
1 |
阜新市气象影视中心 |
209-03 |
市级 |
气象影视 |
服务 |
计算机 |
本科 |
1 |
阜新阜蒙县气象局 |
209-04 |
县级 |
气象科技服务 |
服务 |
电子信息工程 |
本科 |
1 |
阜新彰武县气象局 |
209-05 |
县级 |
气象综合观测 |
业务 |
大气科学 |
本科 |
1 |
辽阳市气象台 |
210-01 |
市级 |
气象科技服务 |
业务 |
大气科学 |
本科 |
1 |
朝阳市气象雷达站 |
211-01 |
市级 |
气象综合观测 |
业务 |
大气电子 |
本科 |
1 |
朝阳市气象台 |
211-02 |
市级 |
天气预报 |
业务 |
大气科学 |
硕研 |
1 |
朝阳北票市气象局 |
211-03 |
县级 |
公共气象服务 |
服务 |
应用气象 |
本科 |
1 |
朝阳朝阳县气象局 |
211-04 |
县级 |
气象综合观测 |
业务 |
大气科学 |
本科 |
1 |
朝阳喀左县气象局 |
211-05 |
县级 |
气象综合观测 |
业务 |
大气科学 |
本科 |
1 |
盘锦市气象台 |
212-01 |
市级 |
天气预报 |
业务 |
大气科学类 |
硕研 |
1 |
盘锦市气象台 |
212-02 |
市级 |
天气预报 |
业务 |
大气科学 |
本科 |
1 |
盘锦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
212-03 |
市级 |
公共气象服务 |
服务 |
法学 |
本科 |
1 |
盘锦大洼县气象局 |
212-04 |
县级 |
天气预报 |
业务 |
大气科学 |
本科 |
1 |
盘锦盘山县气象局 |
212-05 |
县级 |
天气预报 |
业务 |
大气科学 |
本科 |
1 |
葫芦岛兴城市气象局 |
213-01 |
县级 |
天气预报 |
业务 |
大气科学 |
本科 |
2 |
葫芦岛建昌县气象局 |
213-02 |
县级 |
天气预报 |
业务 |
大气科学 |
本科 |
1 |
注:岗位需求以中国气象局最终批准的招录计划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