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村官考试省级导航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时评:把脉国考“冰火两重天”症候群
2016-10-26 11:08:2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人民日报海外版》10月25日报道,截至24日17时30分,如火如荼的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落幕。130余万人通过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系统审核,直追国考史上最辉煌的时刻——2014国考的136万。值得注意的是,最热职位竞争比高达9837∶1,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仍有223个职位无人通过审核,国考报名再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

针对今年国考职位冷热不均的明显分化,官方呼吁考生理性选择。但我不认为如此呼吁会对考生的行为有多大触动,因为真正能缓解国考“冰火两重天”现象的应对之策,似乎不是这样简单的呼吁所能左右。

首先,从考生的报考动因分析。年年国考年年考,尽管许多考生明知希望渺茫,却依然蜂拥而入且甘当陪衬,是为何故?对比冷热岗位的区别,不难看出,报名人数相对较少的岗位要么在县以下基层,要么在经济条件落后的偏远地区,抑或是相对清苦的部门。耐不住清贫,不愿到艰难的岗位吃苦,向往福利好的“钱袋子”部门,或是形成国考“冰火两重天”的重要原因。考生也不妨自问,在选择岗位时,你图的是稳定和“名利”?还是真的在寻求自身价值的体现?

其次,从社会的用人标准分析。一方面,我们提倡和动员扎根基层,甘于奉献,信誓旦旦不让老实人吃亏,另一方面,更多有权、强势和实惠的岗位依旧抢眼,吃亏的往往还是老实人;一方面,我们都在宣扬学历不代表能力,文凭不代表文化,另一方面,无论在人才的选聘还是提拔上,又从来未曾放弃过对文凭或学历的门槛要求。置于社会价值的判断偏差和用人单位的双重标准,一窝蜂地报考公务员并在岗位选择上再现“冰火两重天”的问题,事实上问题本源早已无关考生本身了,毕竟“趋利避害”乃人性使然。

第三,从政府的制度安排分析。在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依然存在的今天,世俗眼光中好的公务员岗位就是待遇、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国考路上千军万马,热门职位“万里挑一”自然就不足为怪了,所以,真正要从根本上缓解国考报名的“冰火两重天”,还需更高层面的顶层设计。

比如,为缩小国考职位数的“冷热不均”,在越来越趋向于面向基层的用人导向下,能否考虑给予安于清苦扎根基层的考生政策和待遇上的诸多“福利”?为打破一考定终生的痼疾,在已确立逢进必考的今天,针对部分考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建立健全公务员队伍的退出机制是否也该提上日程?为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下,能否开辟除国考之外的更多通道成就各自的价值?为有效遏制“万千考生争一岗”的羊群效应,媒体能否不像热炒高考状元一样炒作最热岗位,以营造客观理性的国考氛围?

由此观之,把脉国考“冰火两重天”的症候,要是考生真的能遵从内心,扬长避短,社会及单位能纠偏价值取向,优化用人标准,政府在制度安排上更加合情、合理、合法,国考或将回归理性,冰火定能融为春水。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6年10月26日国际时事政治汇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