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与本人信息不符,请及时到天津市人才考评中心2号楼103室(上午9:00—11:30,下午14:00—17:00)进行确认、修改。
3.考生参加笔试必须同时携带从报名缴费网址下载打印的《笔试准考证》和本人居民身份证(二代),缺少任一证件不能参加考试。考生若在笔试前遗失《笔试准考证》,可在笔试开考前自行从网上重新下载打印。
五、查询笔试成绩
笔试结束后,考生可在2017年11月1日以后登录报名缴费网址,填写用户名(身份证号)、密码进行查询(此功能在查询笔试成绩阶段方可使用)或直接到本人所报考单位查询笔试成绩及是否进入面试。
六、资格复审
进入面试的考生持报考资格证书原件、报名表、所在单位或学校盖章的同意报考证明(应届毕业生提供《毕业生就业推荐表》)等材料到招聘单位进行资格复审。不按规定时间、地点进行资格复审的视为自动放弃。
七、办理面试手续
通过资格复审的考生在2017年11月15日8:00至11月17日16:00登录报名缴费网址缴纳面试考务费45元,下载打印《面试准考证》。已办理减免考试考务费用的低保、特困考生直接下载打印《面试准考证》。
考生须持从报名缴费网址下载打印的《面试准考证》和本人居民身份证(二代)参加面试,证件不全或未按规定时间参加面试阶段各项考试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面试资格。面试的时间、地点,由考生与招聘单位联系。
考生需在开通网上银行服务的银行卡内存有足够余额,未在规定时间内成功缴费的考生不能下载《面试准考证》。
专业考试的时间、地点,由考生与招聘单位联系。
八、查询总成绩
面试结束后,总成绩于十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布。考生可登录报名缴费网址,填写用户名(身份证号)、密码进行查询(此功能在查询总成绩阶段方可使用)或直接到本人所报考单位查询总成绩及是否进入体检。
考生务必及时登录报名缴费网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报名、查询网上资格审查结果、网上缴费、下载打印准考证等工作,并在报考期间保持通讯畅通,因考生本人原因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由考生承担。报名表填写说明
1. 考生填写姓名、用户名(居民身份证号)、密码、手机号、邮箱等内容进行注册。注册成功后,方能填写报名表。注册的用户名、密码是考生完成报考的重要信息,务必牢记。
考生姓名、身份证号由系统根据注册时所填内容自动带入报名表中,考生在填写时务必真实、准确。生僻汉字若无法输入,可用同音字加“*”替代,并在报名表备注栏内注明。
2.填写报名表时,以红色“*”号标注的项目必须填写,“工作简历”、“主要业绩”两个项目,没有的必须填“无”。照片必须先在个人中心上传然后再填写报名表。
红色字体为提示字体,提醒考生该项目还没有填写;右侧带有“查询”按钮的,点击“查询”按钮进入可选择职位;没有按钮的,在栏内填写(建议将“学习培训简历”、“工作简历”、“主要业绩”、“家庭情况”提前在个人中心填写完整,首次填写报名时自动带入到报名表对应项目中)。其中,“学习培训简历”从初中开始填写,填写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在某学校(系、专业)学习。
3. 报考单位部门、报考岗位、报考单位部门代码、报考岗位代码,由考生点击报考单位右侧的“查询”按钮,进入招考计划表,直接点击蓝色“选择”按钮即可。同时系统自动生成考试科目和考试科目数。
4.备注栏的填写
若招考单位对考生有特殊要求,而报名表所列项目不能反映的,考生须在备注栏内注明。例如:某一招考岗位要求“具有会计资格证书”,则考生必须在备注栏注明“本人具有会计资格证书”。
5.考生填写报名表后,可点击“暂存”按钮,此时报名表并未提交,仍可修改;也可点击“提交”按钮,直接提交报名表。报名表一旦提交,考生不能修改。
考生必须点击“提交”按钮,方可使报名生效。
考生所填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如考生信息填写有误或者虚假,由此产生的一切不良后果,由考生自行负责。
2017年下半年天津市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
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
2017年下半年天津市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管理岗位和通用性较强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笔试阶段公共科目为《职业能力测验》和《综合知识》(文字综合类、财会类、计算机类)两科。
(一)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二)综合知识(文字综合类、财会类、计算机类)为主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150分钟,满分为100分。
二、作答要求
(一)职业能力测验
应试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应试者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题本上或其他位置作答的一律无效。
(二)综合知识(文字综合类、财会类、计算机类)
应试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应试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客观题;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主观题。不按要求作答的,一律无效。
三、职业能力测验简介
(一)测试内容
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应考者从事事业单位工作应具备的基本潜能和技能。考试结构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四个部分。
(二)题型介绍
1.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主要考查应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根据考试目标,试题一般有两种题型: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
(1)数字推理
试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或两项),要求通过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之间的关系,找出其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组)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适合的一个(组)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这个(组)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例题1. 2, 5, 8, 11, ( ), 17
A.12 B.13 C.14 D.16
解答:正确答案为C。这是一种很简单的等差数列排列方式,其特征为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是一个常数。从该题中很容易发现相邻两个数字的差均为3,所以括号中的数字应为14。
(2)数学运算
试题一般给出的是一道算式,或是表述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考生运用心算和简单的计算得出结果。备选答案只有一项是正确的,与考生所得结果一致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
例题2. 78,59.50,121.61,12.43及66.50的总和是( )。
A.343.73 B.343.85 C.344.76 D.338.04
解答:正确答案为D。实际上你只要把最后一位小数加一下,就会发现和的最后一位小数是4,只有D符合要求,就是说你可以动脑筋想出解题的捷径。
例题3. 甲、乙、丙、丁四个班级中,甲、乙两班共有83名学生,乙、丙两班共有86名学生,丙、丁两班共有89名学生,问甲、丁两班共有多少名学生?( )
A.83 B.84 C.85 D.86
解答:正确答案为D。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可知:甲、乙两班共有83人,丙、丁两班共有89人,则甲乙丙丁四个班共有83+89=172人,而乙丙两班共有86人,据此可知,甲丁两班共有172-86=86人。
2.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着重考查应考者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根据考试目标,共有三种题型:选词填空、语句表达和阅读理解。
(1)选词填空
试题给出一个不完整的句子,要求你从所给的四个(组)词中选出一个(组)填入句中括号内,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最准确。
例题1. 这个地区,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既造就了一批有作为的弄潮儿,也( )了一些意志薄弱者。
A.暴露 B.出现 C.清除 D.淘汰
解答:由于题目中前面讲到“造就了……”,所以后面用“淘汰了……”最贴切,故正确答案应选D。
(2)语句表达
试题要求从语法、语气、语义等方面对有关语句做出判断。分为两种类型,即歧义句辨析和病句判断。
例题2. 下列句子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
A.张老师的女儿说她生病了
B.生物学家的研究表明,人是从猿进化来的
C.铁路托运需要办理很多繁杂的手续
D.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了被告的上诉请求
解答:该题的正确答案是A。A选项的表述存在歧义,既可以理解为张老师生病了,亦可理解为张老师的女儿生病了。
例题3. 从给出的几句话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
B.通过参观访问,使我们开阔了眼界
C.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D.清晨,雄鸡报晓三更时分,我就起床出发了
解答:该题的正确答案是C。A选项因介词误用,导致主客体颠倒;B选项缺主语;D选项中“清晨,雄鸡报晓”与“三更时分”矛盾。
(3)阅读理解
包括片段阅读和短文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