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物的概念和种类
3.内生致热原的概念和种类
(六)应激
1.应激的概念
2.应激原的概念和分类
3.应激的全身性反应
4.细胞应激反应
(七)疼痛
1.疼痛的概念
2.疼痛的效应
3.疼痛的分类
4.疼痛的生物学意义
(八)休克
1.休克的概念
2.休克的病因
3.休克的分类
十九、医学微生物学知识
(一)细菌学
1.细菌的分类、大小、形态和结构
2.细菌的致病性、毒力和侵袭力
3.常用灭菌方法
(二)病毒学
1.病毒的大小、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
2.干扰素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三)真菌学
1.真菌的形态和结构
2.真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
二十、人体寄生虫学知识
(一)寄生虫的分类、宿主、生活史和致病作用
1.寄生虫的分类
2.寄生虫的宿主
3.寄生虫的生活史
4.寄生虫的致病作用
(二)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1.寄生虫病流行的环节
2.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3.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
4.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二十一、医学免疫学知识
(一)免疫细胞
1.免疫细胞的概念和种类
2.T细胞和B细胞的表面标记和功能
(二)免疫球蛋白
1.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和区别
2.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功能区和水解片段
(三)补体系统
1.补体的概念、特点、组成和生物学作用
2.补体系统的激活过程
(四)细胞因子
1.细胞因子的概念和分类
2.细胞因子的作用方式和特点
二十二、药理学知识
(一)药物效应动力学
1.药物的基本作用
2.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
3.药物作用的机制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
1.药物的跨膜转运
2.药物的体内过程
3.药代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参数
(三)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1.影响药物效应的药物方面的因素
2.影响药物效应的机体方面的因素
二十三、病理学知识
(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1.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的概念
2.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形态学变化
3.坏死的概念、类型、形态学变化和结局
(二)损伤的修复
1.再生与修复的概念
2.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特点、功能和结局
3.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充血、血栓形成、栓塞和梗死的概念
2.充血、血栓形成、栓塞和梗死的原因、基本病理过程、病理改变和结局
(四)炎症
1.炎症的概念、基本病变、过程和结局
2.炎症的常见类型
3.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五)肿瘤
1.肿瘤的概念
2.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
3.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4.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二十四、医学心理学知识
(一)概述
1.医学心理学的定义、范围、性质和目的
2.医学模式的转变
(二)心理评估
1.心理评估的概念和作用
2.心理评估的方法
3.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
(三)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1.应激与心理应激的概念
2.应激源(生活事件)的分类
3.应激的反应
4.心身疾病
(四)健康行为
1.健康行为的概念
2.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
3.改变损害健康行为
4.促进健康行为的医疗政策与社会健康计划
(五)病人心理
1.病人与病人角色
2.病人心理
(六)医患关系
1.医生的角色与心理
2.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二十五、医学伦理学知识
(一)医学道德
1.医学道德的内涵
2.医学道德的特点
3.医学道德的作用
(二)医学伦理学
1.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2.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规范
二十六、循证医学知识
(一)概述
1.循证医学的定义
2.循证医学的基本原则
3.循证医学的特点
(二)循证医学实践的基本条件、步骤和方法
1.基本条件
2.基本步骤
3.基本方法
(三)循证医学证据的分类、分级和推荐
1.循证医学证据的分类
2.循证医学证据的分级
3.循证医学证据的推荐
(四)循证医学证据的来源与检索
1.循证医学证据的来源
2.循证医学证据的检索
第三部分 中医学基本知识
二十七、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精气学说
2.阴阳学说
3.五行学说
4.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二)精气血津液神
1.精
2.气
3.血
4.津液
5.神
6.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三)藏象
1.藏象学说概述
2.五脏
3.六腑
4.奇恒之腑
5.脏腑之间的关系
(四)经络
1.经络的基本概念
2.经络系统的组成
3.十二经脉的名称
4.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5.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6.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五)病因
1.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
2.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3.疬气的基本概念
4.疬气的致病特点
5.影响疬气产生的因素
6.七情的基本概念
7.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8.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9.饮食失宜
10.饮食不节
11.饮食不洁
12.饮食偏嗜
13.过劳
14.过逸
15.痰饮
16.瘀血
17.结石
18.外伤
19.诸虫
20.药邪
21.医过
22.先天因素
(六)病机
1.邪正盛衰
2.阴阳失调
3.精气血的失常
4.津液代谢失常
5.内生“五邪”
6.疾病传变的形式
7.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七)防治原则
1.未病先防
2.既病防变
3.正治与反治
4.治标与治本
5.扶正与祛邪
6.调整阴阳
7.调理精气血津液
8.三因制宜
二十八、中医诊断学知识
(一)问诊
1.问诊的意义和方法
2.问诊的内容
(二)望诊
1.全身望诊
2.局部望诊
3.望排出物
4.望小儿指纹
(三)舌诊
1.舌诊概述
2.望舌质
3.望舌苔
4.舌象分析与舌诊意义
(四)闻诊
1.听声音
2.嗅气味
(五)脉诊
1.脉诊概述
2.正常脉象
3.病理脉象
4.脉诊的临床运用及意义
(六)按诊
1.按诊的方法和意义
2.按诊的内容
(七)八纲辨证
1.八纲基本证候
2.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3.八纲辨证的意义
(八)病性辨证
1.辨六淫证候
2.辨阴阳虚损证候
3.辨气血证候
4.辨津液证候
5.辨情志证候
(九)脏腑辨证
1.辨心病证候
2.辨肺病证候
3.辨脾病证候
4.辨肝病证候
5.辨肾病证候
6.辨腑病证候
7.辨脏腑兼病证候
(十)其他辨证方法概要
1.六经辨证概要
2.卫气营血辨证概要
3.三焦辨证概要
4.经络辨证概要
二十九、方药学知识
(一)药性理论
1.四气
2.五味
3.升降浮沉
4.归经
5.毒性
(二)中药的配伍和使用
1.中药配伍原则
2.中药配伍的禁忌
3.中药的用药禁忌
4.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三)方剂与治法
1.治法概述
2.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3.常用治法
(四)方剂的组成变化与剂型服法
1.方剂的配伍目的
2.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
3.方剂的变化形式
4.方剂的剂型
5.方剂的服法
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四川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工作试行办法》(川人发〔2006〕9号)等规定和《省卫计委省委编办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四川省贫困地区定向医学专科生引进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卫办发〔2016〕159号)文件要求及我州专业和岗位需求,甘孜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甘孜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决定在2017年12月面向社会公开考试招聘卫生计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现将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单位简介
招聘单位分别为甘孜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直属甘孜州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丹巴等17个县(市)所属县(市)、乡镇卫生计生事业单位。
二、招聘名额
招聘总名额为158名,其中:州级单位2名、县(市)级单位46名、乡镇卫生院110名(包括贫困地区定向医学专科生引进名额40名)。所有招聘岗位均纳入机构编制管理。
招聘单位、专业岗位、招聘名额、岗位编码等详见《甘孜州2017年下半年公开考试招聘卫生计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名额分配及资格条件一览表》(附件1)、《甘孜州2 017年下半年公开考试招聘贫困地区医学专科生名额分配及资格条件一览表》(附件2)。
三、招聘原则
根据《四川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工作试行办法》规定,按照“公开、公正、竞争、择优”和专业对口、岗位对口的原则,由甘孜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甘孜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一考试招聘。
四、招聘范围、对象及条件
(一)招聘范围
面向四川省招聘(考生户籍2017年10月31日前在四川省)。其中,学历要求为全日制普通中专(中职)及以上的、报考贫困地区定向医学专科生引进项目等岗位仅面向甘孜州招聘(考生户籍2017年10月31日前在甘孜州)。
(二)招聘对象
符合招聘岗位资格条件要求、专业对口的全日制普通中专(中职)及以上学历毕业生。
报考者所学专业均以毕业证书原件标注专业为准,且所持毕业证书原件及其他相关材料标注的毕业时间均应在2018年7月31日及以前。
(三)报考条件
1.专业及学历要求
详见《甘孜州2017年下半年公开考试招聘卫生计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名额分配及资格条件一览表》(附件1)、《甘孜州2017年下半年公开考试招聘贫困地区医学专科生名额分配及资格条件一览表》(附件2)。其中:持全日制普通中专(中职)毕业证报考护理专业岗位的甘孜籍考生,必须同时具备护士资格证或护士资格相关证明。
2.其他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政治立场坚定,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反对分裂;
(3)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表现良好,无不良反映;
(4)具有正常履行招聘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5)年龄在35周岁以下(即1982年11月6日以后出生)的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在编在册人员;
(6)符合有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回避规定。
以上报考条件应同时符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
(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
(2)有违法、违纪行为正在接受审查的人员;
(3)有违反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行为严重的;
(4)有违反有关规定不适宜报考事业单位的。
(四)贫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