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最新招考信息:
关于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聘人员的通知
各位老师:
为进一步促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转化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打造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的科研平台,推动我校工作更快更好开展,特发布招聘通知,详细招聘条件和要求请见附件,申报日期为2014年2月10日至2014年03月07日。请有意向的老师与博士后工作管理办公室联系咨询。
联系人: 李冲
联系方式:0516—83262305
yjsbsh@xzmc.edu.cn
联系地址:徐州医学院主校区行政楼207室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博士后工作站招收人员公告
一、招聘单位简介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始建于1897年,于1994年被卫生部评为“三级甲等医院”,医院设有一级临床科室20个,二级临床科室34个,一级医技科室8个,二级医技科室20个,病区39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麻醉学),省级一级重点学科1个(临床医学),省级优势学科1个(生物学),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6个,拥有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脑病生物信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麻醉与镇痛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肿瘤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省级科研平台,实验条件完全满足博士后人员实验所需条件。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1986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2013年临床医学、生物学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即将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2010年经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成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目前在站博士后29名。
二、岗位名称
生物学学科博士后、基础医学学科博士后、临床医学学科博士后、药学学科博士后
三、研究方向、合作导师及招聘人数(见附件)
四、招 91exam .org聘条件
1、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服从工作站管理;
2、在国、内外已经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历学位者;
3、年龄40岁以下,品学兼优、身体健康;
4、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敬业精神;
5、具有与研究项目相关的专业知识;
6、能够全脱产在本站进行研究工作;
7、工作站规定的其它条件。
五、经费和待遇
1、工作站为博士后必需的实验条件,并提供相应的科研经费,标准为6万元/人,经费的使用按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执行;博士后研究生人员保证不少于9个月科研实验工作量。2、博士后研究人员其人事、组织关系、福利待遇等比照徐州医学院七级副教授人员对待(或徐医附院平均奖水平),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或按 协议执行;享受与本单位职工同等的医疗保障待遇。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前的职务工资高于此标准的,进站后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鼓励博士后导师视博士后工作量适当给予科研津贴。
六、出站条件
博士后在站期间或出站两年内必须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和以徐州医学院或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名义完成以下要求之一:
1、被SCI收录论文1篇,影响因子3.0以上并且至少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基金1项。
2、被SCI收录论文若干篇,累积影响因子4.0以上。
七、申请方式
1、申请人首先通过电子邮件联系,请随邮件发送电子简历一份,并准备面试用在职或在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清单一份,纸质复印件一份。
2、在经过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初步审查并得到肯定答复后,申请人需约定时间到相应实验室与导师进行面试,面试前提交成果清单。
3、面试完成导师同意接收后与博管办联系,查阅证明材料复印件,并按照《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办法》规定网上填写博士后进站申请。
八、申请日期
2014年2月10日至2014年03月07日
九、联系方式
地址:徐州市铜山路209号徐州医学院主校区行政楼207室
邮编:221004
联系人:李冲
电话:0516-83262305
邮箱:yjsbsh@xzmc.edu.cn
| 序号 |
研究方向 |
合作导师 |
招聘人数 |
| 1 |
1、重大疾病的分子机制与防治 |
侯筱宇 |
1 |
| 2 |
1、细胞信号转导与神经保护 |
高殿帅 |
1 |
| |
| 2、胶质瘤发生的表观遗传机制 |
| 3 |
1、病原生物感染免疫 |
郑葵阳 |
1 |
| |
| 2、寄生虫病免疫流行病学与防治 |
| 4 |
1、造血干细胞移植中GVHD防治的研究 |
徐开林 |
1 |
| |
| 2、白血病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研究 |
| 5 |
1、造血干细胞移植 |
曾令宇 |
1 |
| |
| 2、移植免疫 |
| 6 |
3、TOLL样受体与神经系统疾病 |
花放 |
1 |
| |
| 4、孕激素与神经系统损伤与保护 |
| 7 |
1、脑胶质瘤的基因治疗 |
于如同 |
1 |
| |
| 2、颅脑损伤的治疗 |
| 8 |
1、肿瘤生物治疗 |
郑骏年 |
1 |
| |
| 2、病毒靶向基因治疗 |
| 9 |
1、肿瘤生物治疗 |
裴冬生 |
1 |
| |
| 2、肿瘤信号转导 |
| 10 |
1、病理性疼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
曹君利 |
1 |
| |
| 2、药物依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
| 11 |
1、神经精神疾病的可塑性机制 |
高灿 |
1 |
| 12 |
1、疼痛的神经免疫调节及脑损伤与保护研究 |
张咏梅 |
1 |
| 13 |
1、环境化学物的毒理学效应与分子机制研究 |
徐莉春 |
1 |
| 14 |
1、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防治 |
印晓星 |
1 |
When all else is lost the future still remains. 就是失去了一切别的,也还有未来。
Who learns young forgets not when he is old. 少而勤学,老而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