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卫生系统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卫生系统招聘复习资料

2015年09月中医学知识点归纳:阴阳学说常见考点
2015-09-14 15:30:0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近年来,在事业单位中医学专业知识的考查中,关于阴阳学说常见考点的考查是越来越多,可谓是近几年来众多考官的“新宠”。^91考试网专家就考试中出现的“阴阳学说常见考点进行详细的剖析,期望能给广大考生一些帮助。

1.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2.阴阳属性的相对性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为在一定条件下,阴和阳可以相互转化;另一方面体现在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制约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反映了阴阳的制约关系。又如“阴胜则阳病,阳盛则阴病”说明了阴阳的制约、消长失调。

(2)阴阳的互根互用

“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3)阴阳交感与互藏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的动力根源,又是构筑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关系的基础和纽带。还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

(4)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胜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5)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在中医学称之为“重“或“极”。“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偏胜: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阴阳互损: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两虚。

阴阳转化: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4)用于疾病的诊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5)用于疾病的治疗

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胜的治则: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阴阳偏衰的治则: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阴虚:“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内经》称之为“阳病治阴”,即所谓“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阳虚:“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内经》称之为“阴病治阳”,即所谓“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互用的原理,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归纳药物性能:指药物具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特性。《素问·至真要大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Tags:卫生系统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5年09月药学知识点归纳:维生..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