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萧山中医院简介
浙江萧山中医院位于钱塘江南岸的萧山区北干山麓,与杭州市区一江之隔。医院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具有中医特色并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也是区内唯一一家综合性中医医院,是杭州市中医名院建设单位、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省级文明医院、浙江名中医馆萧山分馆、浙江省中医药优势学科培训基地、浙江省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浙江省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浙江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实践基地。
近10年来,医院每年均以近20%的业务增长率快速发展。2012年,医院门、急诊病人达80.91万人次,出院病人达1.43万人次,业务收入突破3.4亿元。业务技术、业务发展在浙江省内中医院系统同级医院中独占鳌头。
医院目前占地面积47.6亩,总建筑面积36044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8亿元,核定床位680张,目前开放床位450张,设18个临床科室,13个病区,95个专科专病门诊,42个中医特色专科专病门诊,10个医技科室。在建的医院二期改扩建工程设总床位900张。医院现有职工900余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300余人,拥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博士后1人,博士6人,硕士102人。医院拥有GE核磁共振、美国8层16排螺旋CT、美国新LOGIQ B超、美国杜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史赛克关节镜、德国计算机数字成像系统(CR、DR)、英国佳乐等离子双极内窥镜系统、日本森田全景牙科X线机及牙科治疗设备等先进设备。医院注重科技兴院和技术创新。先后承担省、市、区级课题34项,获省、市、区各级各类奖励65项,国家级专利5项。
2012年,医院创建成功国家重点学(专)科4个,省重点学科1个;获得省科研立项7项,市科研立项2项;拥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1人,继承人3人;拥有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人;拥有省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
医院骨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浙江省龙头学科。拥有手足外科、关节病专科、脊柱外科、儿童骨科等7个病区,300余张床位,年出院病人1万余人次,门诊病人25万多人次。其中,手足外科成立于2000年,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重点专病建设单位,现有床位84张,年门诊量6万人次,年出院病人超3000人次。关节病专科是浙江省中医关节病医疗中心,已开展了肩、髋、膝、踝、肘等关节镜手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关节炎、人工关节置换等方面形成了专科特色。脊柱外科是杭州市重点学科,是萧山区脊柱创伤治疗中心。在北京协和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浙医二院、邵逸夫医院等的大力协助下,担负着萧山及周边县市脊柱创伤、退变、畸形、肿瘤等疾病的诊治。儿童骨科是浙江省最早独立建科的小儿骨科、杭州市重点学科,主治18岁以下儿童骨与关节疾患,设立骨科床位44张,并附设关节功能康复室。
中西医结合的儿童哮喘专科是浙江省中医重点专科、杭州市中西医结合防治儿童哮喘病诊疗基地,多年来,该科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开展了火罐治疗、中药雾化吸入、冬病夏治、冬病冬治等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项目,其中火罐疗法防治技术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和社区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针灸科是国家农村医疗机构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该科率先在萧山卫生系统开展“冬病夏治”、“督脉经铺灸”治疗,在治疗风湿病、气管炎、面瘫、肥胖等方面声名远播。
医院外科是“十二五”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中医脑病学是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
国内传统名科竹林寺女科始自晋朝,盛于宋代,光大于今天。医院竹林寺女科在辨证上以肝、脾、肾三脏主论,在诊断上强调问诊,在治疗上重视调和气血,疏肝解郁,在具体措施上提出补血行气,补肾益精,祛瘀解郁的治疗原则。
医院口腔科创建于1956年,1999年正式挂牌成立萧山口腔医院以后,已成为全区集口腔医疗、预防、教育、科研、质控、培训相结合的口腔医学技术中心。
与此同时,韩氏儿科、创伤急救中心、脑血管病防治中心、推拿科、脾胃病科、内分泌科等院内重点专科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声誉。医院坚持开展冬病夏治、冬病冬治、冬令进补膏方、中药雾化、耳穴埋豆、推拿、针灸、贴敷、薰蒸、涂擦、足疗等中医中药特色传统治疗项目,得到了社会的好评和学术界的肯定。
浙江萧山中医院注重人才战略,在抓好学科带头人的同时,与上海华山医院、上海新华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一大批高端医学专家定期坐诊萧山中医院,使萧山患者不出远门就能得到国内、省内一流专家的诊治。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育才路156号
电话:0571-83812017
网址:www.xs120.com 邮箱:xs96120@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