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卫生系统招聘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卫生系统招聘复习资料

2017年06月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重点知识问答总结-血液
2017-06-27 18:44: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我们通过知识问答的形式总结生理学重点知识,今天我们先学习生理学之血液知识问答,具体内容如下:

1.正常情况下,血管内血流不发生凝固有哪些原因?

解答:在正常情况下血管内血液不发生凝固有以下原因:

(1)心血管内皮光滑完整,可防止经接触粗糙面活化作用而引起内源性凝血,同时也防止血小板的粘着、聚集和释放作用,防止凝血因子活化。

(2)血液川流不息,即使有少量凝血因子被激活,迅速得到稀释,并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清除。

(3)血液中存在抗凝物质,如抗凝血酶与肝素,使凝血过程发生极为缓慢。

(4)纤维蛋白溶解酶系统的活动,即使有少量纤维蛋白形成,随即被溶解。

2.简述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

解答:(1)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白蛋白)

(2)与激素结合,维持半衰期

(3)作为载体参与运输物质

(4)参与血液凝固、抗凝、纤溶等

(5)抵抗病原微生物的防御功能

(6)营养功能

3.简述血浆渗透压组成、形成机制及生理意义?

解答:(1)血浆晶体渗透压由晶体物质形成,80%来自Na+和Cl-,其大小等于组织液的晶体渗透压。

生理意义:由于晶体物质可自由通过毛细血管壁,而难于通过细胞膜,因此,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维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和细胞正常体积。

(2)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形成,75%~80%来自白蛋白,其大小大于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生理意义:胶体物质分子量大,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因此,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控制血管内外水平衡,维持正常的血浆容量。

4.简述血小板在生理止血过程中的作用。

解答:(1)释放缩血管物质,受损血管收缩,裂口缩小,利于止血。

(2)粘附、聚集形成松软的止血栓。

(3)修复受损内皮细胞。

(4)参与血液凝固过程

①提供磷脂表面

②结合凝血因子,加速凝血过程

③增加纤维蛋白的形成,收缩血块,加固凝块。

5.简述小血管损伤后的生理止血过程。

解答:小血管损伤后的生理止血过程包括三部分功能活动。首先,受伤后小血管立即收缩,使血管封闭;其次,血小板粘附于受损处内膜下组织并聚集成团,形成一个松软的血小板止血栓以填塞伤口。接着,通过激活血液凝固系统在局部出现血凝块,形成牢固的止血栓。

以上是针对生理学重点知识做的总结,更多医学基础知识重点,请关注^91考试网卫生人才网医学基础知识备考资料!


Something attempted, something done. 有所尝试,就等于有所作为.
He who buys what he does not want will soon want what he cannot buy. 一个人常买不想要的东西, 很快会发现他买不起想要的东西.
Tags:卫生系统 招聘 考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7年06月【.6.27】医学专业知识..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