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13、C 14、C
五.问答题:
1 述流产的临床类型及其特征。
答:按流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分为以下几种临床类型:
(1) 先兆流产:停经后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无妊娠物排出。 可出现轻微下腹痛或腰骶部胀痛。宫颈口未开, 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相符。
(8) 难免流产:又称为部可避免性流产。在先兆流产的基础上, 阴道流血增多, 腹痛加剧, 或出现胎膜破裂。宫颈口已扩张,又时可见胎囊或胚胎组织堵塞于宫颈内口,子宫与停经月份相符或略小, 流产已不可避免。B型超声监测仅见胎囊、无胚胎或胚胎血管搏动亦属此类型。
(16) 不全流产:难免流产继续发展, 部分妊娠物排出宫腔,或胎儿排出后胎盘滞留宫腔或嵌顿于宫颈口,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大量出血,甚至休克。宫颈口已扩张, 宫颈口有妊娠物堵塞及持续性血液流出, 子宫小于停经时间。
(25) 完全流产:有流产症状,妊娠物已全部排出, 随后流血逐渐停止,腹痛逐渐消失。宫颈口已关闭,子宫接近正常大小。
三种流产中的特殊情况
(1)稽留流产:又称过期流产。指胚胎或胎儿已经死亡但滞留于宫腔内数周,未自然排除者。典型表现是有正常的早孕过程,有先兆流产的症状和无任何症状,随妊娠继续,子宫部再增大,反而缩小,子宫小于停经时间,早孕反应消失,宫颈口未开,质地不软。
(2)习惯性流产:指连续自然流产3次或3次以上者。常见原因为胚胎染色体异常、免疫因素异常、甲状腺功能低下、子宫畸形或发育不良、宫腔粘连、宫颈内口松弛等。其特点流产多发生在妊娠的同一月份,其过程于一般流产相同。
(3)流产合并感染:多见于阴道流血时间长的流查患者,也常发生在不全流产和不洁流产时。临床表现为下腹痛、阴道有恶臭分泌物,双和诊检查有宫颈摇摆痛。严重时引起盆腔腹膜炎、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常为厌氧菌及需氧菌混合感染。
2、确诊异位妊娠可采用的辅助检查有哪些?
答:(1)B型超声检查:是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典型声像为;子宫内膜增厚不见妊娠囊;宫旁一侧见边界不清、回声不均的混合性包块,有时可见包块内有妊娠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直肠子宫陷凹处有积液。
(2)妊娠试验:测定B-HCG为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常用手段。胚胎存活或滋养细胞尚有活力时,B-HCG为阳性,但异位妊娠时往往低于正常子宫妊娠,血B-HCG的倍增在48小时内不足66%。其阴性时也不能完全否定异位妊娠。
(3)腹腔穿刺:包括阴道后穹隆穿刺和腹壁穿刺,为简单可靠诊断腹腔内出血的方法。内出血时,血液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后穹隆穿刺可抽出陈旧性不凝固血。
(4)腹腔镜检查:可在直视下检查,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适用于异位妊娠未流产或未破裂时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出血量多或严重休克时不宜做此检查。
(5)子宫内膜病理检查:诊断性刮宫见到蜕膜而无绒毛时可排除宫内妊娠。
3、流产与宫外孕如何鉴别?
答:流产与异位妊娠虽然都有停经、阴道流血、腹痛等症状但有差异:
流产 异位妊娠
阴道流血 停经后少量阴道流血 短暂停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
腹痛 下腹正中阵发性胀痛 患侧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
B-HCG 阳性 阳性,往往低于正常子宫妊娠
B超检查 宫腔内可探及妊娠囊 子宫内膜增厚不见妊娠囊,宫旁一侧见边界不清、回声不均的混合性包块,有时可见包块内有妊娠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
后穹隆穿刺 无血液 内出血时,可抽出陈旧性不凝固血
诊刮物病检 胚胎组织或绒毛 见到蜕膜而无绒毛
4 流产感染的治疗原则? 答:治疗原则为迅速控制感染,尽快清除宫内残留物。如为轻度感染或出血较多,可在静脉滴注有效抗生素的同时进行刮宫,以达到止血目的;感染较为严重而出血不多时,可用高效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再刮宫。刮宫时忌用刮匙全面搔刮,以免感染扩散。严重感染性流产可并发盆腔脓肿、血栓性静脉炎、感染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及DIC等,应高度重视并积极预防,必要时切除子宫去除感染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