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国企招聘真题打包下载

2019年07月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博士后招聘公告(一)
2019-07-07 01:11:37 【

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简称生化与细胞所)成立于2000年5月,由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与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整合而成。现任所长为刘小龙研究员。

生化与细胞所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科研实力和影响力的国立研究机构之一。经历半个世纪的风雨和几代科学家的艰苦创业和奋斗,研究所(它的前身)先后取得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人工全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卵母细胞的受精成熟和单性生殖、家鱼的人工繁殖等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不仅在国内享有崇高的科学和社会声望,也为国际同行所瞩目。

研究所定位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在PI制的基础上,针对当今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主要前沿研究方向,围绕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形成了三大研究集群,涵盖五大前沿领域。形成了以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中心•上海(筹)为支撑的三大研究集群,涵盖基因调控、RNA、表观遗传学,蛋白质科学,细胞信号转导,细胞与干细胞生物学,癌症和其它重大疾病机理五大前沿领域。十三五期间,研究所将围绕“表观遗传调控与功能”、“细胞谱系建立与细胞命运调控”、“重大疾病机理及相关转化应用”等三个重大科学问题,并在“RNA代谢与功能调控”、“跨膜动态生物过程”、“精子发生与成熟调控”、“干细胞再生医学基础”、“分子细胞科学前沿技术方法”等五个重点培育方向开展科学研究。

生化与细胞所现已获批成立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共有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科学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和1个上海市分子男科学重点实验室。除72个独立研究组外,研究所还建设有细胞分析技术平台、动物实验技术平台、分子生物学技术平台、化学生物学技术平台、细胞库/干细胞技术平台、斑马鱼技术平台、果蝇资源与技术平台等7个公共技术支撑平台。

生化与细胞所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有1000余人从事科学研究。其中一线研究及技术支撑人员近500人,在学研究生与博士后近700人。随着院创新人才战略的实施和顺利推进,研究所积极参与全球范围内科技人才的竞争,广纳英才,走引进与培养并举的“人才兴所”之路。初步建成一支以朝气蓬勃、锐意创新的中青年为主体,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带头人队伍。67名研究组长中,现有两院院士1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7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8人、上海生科院特别资助人才4人;德国马普青年科学家组长4人;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13人。生化与细胞所目前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4个学位的博士学位授权点。

生化与细胞所历来重视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与德国马普学会共建马普客座实验室,与亚太分子生物学网络组织(A-IMBN)签署Professorship合作协议并共建联合实验室,与7位海外华裔专家共建信号转导研究中心;建立以6位海外华裔专家和7位所内专家为核心的中科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致力于整合性癌症生物学研究的探索。从初期“派出、来访”等交流形式,逐渐转向实体的科研合作,日益频繁的对外合作交往,提高了研究所学术交流的层次,不仅开阔了科研人员的国际视野,也提升了生化与细胞所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和声望。

研究所是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上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上海细胞生物学学会的挂靠单位,并主办Cell Research、Cell Discovery、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等英文学术期刊和《生命的化学》、《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等中文期刊。

具有辉煌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生化与细胞所,正以严谨求实、团结拼搏、与时俱进的精神,在新时期办院方针的指引下,求索创新,勇于攀登。为学术的长期繁荣、科学的昌明和人类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最好的平台期待优秀的你!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现>诚聘海内外优秀青年才俊,欢迎热爱生命科学、具有远大抱负、勇于创新的青年科技人员加盟!

一、招聘岗位

博士后: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含外籍人员);

在站期限:一般为两年,根据科研情况,可在2-5年内灵活确定在站时间;

岗位需求详表:

PI

职称

招聘方向(专业)

招聘人数

联系人

联系方式

发布日期

李林

院士

细胞信号转导与调控的分子机制与功能

1

金菲

021-54921286

jinfei@sibcb.ac.cn

2019年4月3日

裴钢

院士

细胞信号转导

1

路娟

021-54921373

peilab@sibcb.ac.cn

徐国良

院士

表观遗传调控及其与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关系

1

杜雅蕊

021-54921335

xugl-lab@sibcb.ac.cn

王恩多

院士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质量控制

1

薛美芹

021-54921242

mqxue@sibcb.ac.cn

曾艺

研究员

成体干细胞的信号调控及癌症发生

1

曾艺

021-54921225

yzeng@sibcb.ac.cn

陈玲玲

研究员

从事具有RNA和干细胞生物学方向的研究。

2

陈玲玲

linglingchen@sibcb.ac.cn

陈洛南

研究员

计算系统生物学及网络生物学

1

朱怡琴

15921332743

yiqin.zhu@sibcb.ac.cn

陈勇

研究员

表观遗传学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1

陈勇

021-20778196

yongchen@sibcb.ac.cn

程新

研究员

人类多能干细胞分化

1

周莹

021-54921356

yingzhou@sibcb.ac.cn

丁建平

研究员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构生物学

1

丁建平

021-54921619

jpding@sibcb.ac.cn

高栋

研究员

细胞的可塑性与肿瘤治疗

1

高栋

dong.gao@sibcb.ac.cn

胡红雨

研究员

蛋白质错误折叠及质量控制

1

胡红雨

021-54921121

hyhu@sibcb.ac.cn

胡苹

研究员

成体肌肉干细胞的命运决定

1

胡苹

021-54921137

hup@sibcb.ac.cn

季红斌

研究员

肺癌发病的分子机理

1

胡良

18721786216

lianghudoc@163.com

姜海

研究员

癌症的个体化治疗和新型抗癌药物的筛选开发

1

姜海

021-54921190

hai@sibcb.ac.cn

李劲松

研究员

体细胞重编程与诱导多能干细胞

1

李卫

021-54921423

wei.li@sibcb.ac.cn

孟飞龙

研究员

免疫细胞基因组不稳定性

1

孟飞龙

feilong.meng@sibcb.ac.cn

童明汉

研究员

细胞命运可塑性的分子基础与调控

2-3

童明汉

021-54921264

minghan@sibcb.ac.cn

汪胜

研究员

膜蛋白功能与结构药理学

1

汪胜

wangsheng@sibcb.ac.cn

王红艳

研究员

免疫细胞介导的炎症相关疾病

1

高敏侠

021-54921089

whylab@sibcb.ac.cn

吴立刚

研究员

RNA分子标记物用于临床疾病检测,RNAi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等

若干

吴立刚

021-54921321

lgwu@sibcb.ac.cn

许琛琦

研究员

淋巴细胞的信号转导

1~2

许琛琦

021-54921317

cqxu@sibcb.ac.cn

杨荟

研究员

RNA介导的基因表达调控分子机制研究

1

杨荟

yanghui@sibcb.ac.cn

周斌

研究员

谱系示踪与细胞可塑性

1

周斌

021-54920974

zhoubin@sibs.ac.cn

周波

研究员

造血干细胞

1

周波

021-54921403

bo.zhou@sibcb.ac.cn

周金秋

研究员

从事染色体生物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

1-2

周金秋

zhoulab@sibcb.ac.cn

周小龙

研究员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础与人类健康

1

周小龙

xlzhou@sibcb.ac.cn

周兆才

研究员

胃肠道稳态与疾病方向

2

周兆才

zczhou@sibcb.ac.cn

邹卫国

研究员

中胚层间质干细胞的鉴定、功能,围绕骨科疾病的病因病理

2

邹卫国

zouwg94@sibcb.ac.cn

注:PI信息详见:http://www.sibcb.ac.cn/cp3_11.asp

二、薪酬待遇

1、年薪20-30万元+(特别优秀者,待遇可另行商定);

2、支持申报“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超级博士后”以及其它国家与地方的科技项目和博士后资助项目;

3、可按博士后相关管理政策办理个人及家属上海落户;

4、配合申请上海市博士后公寓、徐汇区人才公寓等;

5、提供补充住房公积金、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互助保障计划、特种重病团体互助医疗保障计划、身体健康检查等配套职工福利保障。

三、应聘基本条件

1、博士后应聘者35周岁以下,已获得博士学位或已取得被授予博士学位的资格;

2、博士期间在SCI杂志上发表过至少一篇第一作者文章;

3、最好能在3个月内入职,无法在3个月内入职者可以等时机成熟再联系。

四、应聘方式

采用电子邮件申请,岗位需求表内有课题组需求岗位及应聘联系方式,有意向的申请人须提供以下材料:

1、求职信;

2、个人简历,含个人基本情况、学习和工作经历(实验技术专长等)、职务职称情况、科研成果情况(发表论文为全文)等;

3、至少2名推荐信及推荐人的联系方式;

4、申请人认为重要的其他证明材料。

五、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岳阳路320号

联系人:何老师

联系电话:021-54921608

平台起点高 获聘人员将进入中科院生化所高水平科研团队工作,无需自己搭建实验平台,直接享受优质的硬件条件,可迅速开展工作,获得学术成果。

学术氛围好 师生潜心向学,执着攻关创新,是难得的学术净土。

薪酬待遇佳 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

发展空间大 生化细胞所科研实力雄厚,学术氛围浓郁。在站期间,学术视野和研究能力将会得到不断提升,同时,我所各类科研交流合作十分活跃,包括与境外学术机构。部分优秀人员可获得出国进修的机会。

期待加盟

 

 


Never spend your money before you have it. 钱财未到手,不可提前花.
Words are the most powerful drug used by mankind. 言词是人类最有效的药物.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9年07月广东省石油与精细化工..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