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简称特飞所),地处湖北省荆门市,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唯一从事水面飞行器、浮空飞行器和通用飞机研发的主机研究所,是中央在鄂事业单位。2022年特飞所武汉研发中心将正式投入运行,形成荆门、武汉“两地一体运行”新模式,助推特飞所高质量跨越发展。
人力资源优质。现有科研技术人员700余人,高级职称以上300余人,硕士及以上300余人,全国人大代表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4人、国防科工“511人才工程”专家2人、集团技术带头人10人、省部级专家12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助力高层次人才培育。
科研任务饱满。目前在研项目包括:国家重大装备项目AG600水陆两栖飞机、HO300飞机、AG50轻型运动飞机、地效飞机、无人货运飞机、AS700载人飞艇、SZ系列载人观光系留气球等。未来,将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重点推进AG600等5型民用飞机产品研制及产业化,完成AS700、AS900、运输飞艇、通信系留气球等民用浮空器产品研制及成果转化。
建成国内领先的综合试验验证平台。拥有高速水动力、结构腐蚀防护与控制两大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建有含强度、飞控、仿真、电磁兼容、电子电气、水上迫降等飞行器综合试验验证平台,为研发设计、前沿技术研究提供了优越的科研试验条件。设有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全国浮空器分标委秘书处、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和湖北省工程实验室。
站在新时代新起点,特飞所不忘“航空报国”初心,践行“航空强国”使命,坚定走自主创新之路。特飞所将秉承“做强主业、突出三特、变革创新、跨越发展”理念,努力打造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特种飞行器主集成商。
诚邀全国重点高校的有志青年加入我们的团队,共同绘制祖国航空事业的宏伟蓝图!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2022年度招聘需求表
序号
|
岗位类别
|
需求专业
|
学历
|
人数
|
1
|
研发设计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含隐身、适航、结构、布局)、飞行动力学与飞行安全
|
博士/博士后
|
1
|
2
|
研发设计
|
流体力学(CFD)、船舶与海洋工程(CFD)
|
博士/博士后
|
1
|
3
|
研发设计
|
工程力学、固体力学、复合材料力学
|
博士/博士后
|
1
|
4
|
研发设计
|
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与技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通信与信息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
|
博士/博士后
|
1
|
5
|
研发设计
|
金属材料学
|
博士/博士后
|
1
|
6
|
研发设计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硕士及以上
|
8
|
7
|
研发设计
|
飞行器设计、结构设计、航空工程、兵器工程
|
硕士及以上
|
6
|
8
|
研发设计
|
固体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
|
硕士及以上
|
6
|
9
|
研发设计
|
计算数学、应用数学
|
硕士及以上
|
3
|
10
|
研发设计
|
飞机飞行控制、飞机操纵、控制科学
|
硕士及以上
|
4
|
11
|
研发设计
|
测控技术、雷达电子对抗、测控技术与仪器
|
硕士及以上
|
2
|
12
|
研发设计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硕士及以上
|
2
|
13
|
研发设计
|
电路与系统、电磁兼容相关专业
|
硕士及以上
|
2
|
14
|
研发设计
|
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与制造
|
硕士及以上
|
4
|
15
|
研发设计
|
腐蚀防护、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工程、复合材料
|
硕士及以上
|
4
|
16
|
研发设计
|
车辆工程、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动力工程
|
硕士及以上
|
2
|
17
|
研发设计
|
人机与环境工程
|
硕士及以上
|
2
|
18
|
研发设计
|
人工智能、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
|
硕士及以上
|
2
|
19
|
研发设计
|
隐身技术
|
硕士及以上
|
1
|
20
|
专业技术
|
安全工程
|
硕士及以上
|
1
|
21
|
专业技术
|
可靠性工程
|
硕士及以上
|
2
|
22
|
专业技术
|
飞行器适航技术
|
硕士及以上
|
1
|
合计
|
57
|
|
|
|
联系人:
萨老师0742-2328255/18120388097
张老师0742-2328230/18772292990
简历投递:hff360@163.com(邮件名:姓名+学校+专业)
来源链接:
http://job.bit.edu.cn/Zhaopin/xiaozhao.html?id=19dd7dbc-e825-f66a-10e3-79c9bb4de2d3&type=1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