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办条件
0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0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03.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微电子、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物理电子、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半导体、机械电子、遥感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空间感知、物理、力学、量子信息、纳米科学、数学等相关领域有丰富科研成果;
04.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
05.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0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0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对于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因时间结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其他申请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复提交申请。
●已申请2025年度其它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支持政策
●聘任岗位:直聘事业编制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保障招生名额。
●薪酬待遇:年薪百万(特聘教授75万元+海外优青特别资助25万,特别资助三年),可享受成果转化、科研绩效、核心指标奖励等,上不封顶。
●团队建设:支持组建PI团队,充分授予人才引进自主权。
●科研经费:研究院按国家资助经费最高1:1配套。科研设备需求优先纳入研究院仪器设备采购计划;优先推荐申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山人才基金。
●安家保障:享受政府及研究院配套安家补贴最高可达260万。
●杭州市高层次人才政策:入选后可认定杭州市B类高层次人才,可享受子女区内自主择校、子女入园补助、购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文旅福利等相关人才政策。
《杭州市萧山区高层次人才购(租)房补贴实施办法》网址:
https://www.xiaoshan.gov.cn/art/2024/3/8/art_1229293109_1841088.html
《杭州市萧山区引进和培养人才生活津贴补助实施办法》网址:
https://www.xiaoshan.gov.cn/art/2024/4/11/art_1229293109_1842112.html
●申报服务:期间将为各位学者提供申报专业政策指导、专家申报辅导、专人申报服务的全周期、全链条、全方位的赋能助力。
●申报但未入选的,可根据业绩条件申请相应研究院科研岗位,同步推荐申报省市级海外人才项目。
报名通道
有意向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绩、承担科研项目情况、发表文章目录、专利及获奖情况等)整合为1个PDF文档直接发送至招聘邮箱hzhr@xidian.edu.cn,主题注明“姓名-研究方向-新增批次海外优青-91考试网”。【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联系方式:朱老师:15824130730
陈老师:18105715677
邮箱:hzhr@xidian.edu.cn
官网:https://hz.xidian.edu.cn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旅学路177号
研究院优势
STEP1 优越区位
落址于萧山区江南科技城核心区,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紧邻杭州地铁19号线(杭州机场轨道快线)耕文路站,30分钟车程可至杭州东站与萧山机场两大交通枢纽,进一步拓宽与全国乃至全球的联系网络。
STEP2 创新体系
主动打破高校传统学科组织模式,以PI团队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基本单元,实行团队管理和考核制,充分授予团队发展自主权,鼓励标志性成果产出。
STEP3 平台支撑
积极搭建“国家级-省部级-市级创新平台体系”,已获批“工业软件生态共性平台(试点)”、浙江省智能汽车电子概念验证中心、浙江省重点支持院士工作站、模拟集成电路全省重点实验室、工业数据要素流通与安全治理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并积极牵引本部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在杭设立分中心。
STEP4 畅通发展
可申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岗位体系,聘任硕博导资格并给予招生指标;支持申报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业等各类资助项目,同步配套经费;拥有浙江省和西电职称评审双通道。
单位介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简称“西电杭州研究院”)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学校电子与信息学科优势,主动服务长三角区域发展,与杭州市萧山区共同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于2021年落地江南科技城,正式园区总规划面积560亩,其中一期385亩于2024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
西电杭州研究院已组建50余支高能级PI团队,总体科研队伍超过50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70%以上,国家级人才40余人,省部级人才20余人。在院学生2000余人。现已获批国家工业软件生态共性平台、西电智能汽车概念验证中心、浙江省级院士工作站、浙江省模拟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工业数据要素流通与安全治理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浙江省创新研究开发机构、杭州市工业互联网安全与智能防护技术工程中心等一批高能级科研平台。
先进信息研究所
先进信息研究所现有15个PI团队,科研人员172人,包含国家级人才12人。2023年获批省级院士工作站,2024年入选省级重点支持院士工作站。研究所面向信息技术领域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主要围绕电磁空间感知、雷达探测识别、多源感知融合、综合电子系统、民用航空电子技术等领域,攻克信息探测获取、智能处理与转化应用等环节的关键瓶颈技术,建设高水平科研队伍,推动产业升级,辐射区域经济。现已取得电磁频谱检测网络管理与服务平台(服务于第19届亚运会)、全球首款5G版无线快速存取记录器等多项科研成果,在国家多个重大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联系人:高老师18158697228
邮箱:gaoguohui@xidian.edu.cn
工业软件研究所
工业软件研究所现有10个PI团队,正高级职称以上专家26人,副高级职称以上专家57人。研究所聚焦工业领域基础软件与关键支撑工具体系建设领域,专注于工业数据、数字技术以及智能技术三大核心方向,形成了通用求解器与高性能计算、智能制造与数字孪生技术、数据治理与安全防护、无人智能与集群治理、国产数据库与模型验证评估、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等重点研究方向,先后构建了卓越工程师创新发展基地、工业数据要素流通与安全治理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等能力平台。
联系人:常老师13588826232
邮箱:changzhiqiang@xidian.edu.cn
集成电路研究所
集成电路研究所现有4个PI团队,全职教师50人,其中国家级人才16人。研究所瞄准集成电路“卡脖子”难题,开展后摩尔集成器件、射频集成系统、智能感知芯片、集成电路EDA软件、集成电路装备等研究,先后取得高精度模数转换器(ADC)与模拟前端芯片、高压复杂功率管理集成电路、存算融合集成电路与存算一体芯片高性能射频集成电路等多项科研成果,成功获批全省模拟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
联系人:舒老师13858076217
邮箱:shuxunchan@xidian.edu.cn
先进视觉研究所
先进视觉研究所现有13个PI团队,科研队伍100余人,国家级人才10人,国家级青年人才4人,省部级人才7人。研究所聚焦光电集成与光互联、光电成像与器件、微纳光学与智能感知、图像编解码与专用芯片、通用人工智能(AGI)、XR与元宇宙六大研究方向先后取得计算偏振三维成像相机(随东海一号卫星进入太空)、玻璃基板(突破硅封装中微缩晶体管的能力)等多项科研成果,在解决先进制造、应急减灾、智能安防、先进半导体制程等领域关键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联系人:唐老师13967198947
邮箱:tangjianfeng@xidian.edu.cn
卫星互联网研究所
卫星互联网研究所现有8个PI团队,科研人员87人,国家级人才9人,省部级人才6人。研究所紧跟国家发展全球立体化广域无缝覆盖超低端到端时延、超高带宽卫星互联网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卫星互联网的无线空口、通信组网和安全保障三大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先后开发“飞行员数字画像”应用(预测飞行风险)、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空口传输体制等多项成果,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联系人:杨老师18158692293
邮箱:yangqingtian@xidian.edu.cn
汽车电子概念验证中心
汽车电子概念验证中心现有7个PI团队,拥有正高级职称以上专家33人,其中国家级领军人才2人。汽车电子概念验证中心致力于推动浙江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的跨越式发展,为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产业化提供概念验证平台,主要围绕天线与感知、智慧交通与智能驾驶、网络与安全等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在解决电磁感知、信息处理、智能交通、车路协同、安全等领域的关键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成果应用于杭州亚运会等多个重要场景。
联系人:胡老师13818785943
邮箱:huchangguo@xidian.edu.cn
A book that is shut is but a block. 有书不读如藏木.
Life is fine and enjoyable,yet you must learn to enjoy your fine life. 人生是美好的,但要学会如何享用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