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念,合理安排第二阶段学习计划。
第二阶段主要就是学习计划的安排和执行,当然也需要考虑取舍问题。经过了第一阶段的学习,不管是学习状态还是学习节奏都已经差不多找到感觉,那么对以后的学习应该更加精细地计划:以后还能投入多少时间,已经学习过的科目还需要继续投入多少?哪些科目最有把握通过?时间上是否应该重点转向个别科目?其他科目是否应该放弃?我觉得这个时候应该第一做好取舍,集约利用时间,集中优势兵力搞定主要矛盾,“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注会学习最忌讳就是添油战术,这个科目学习一点,那个科目又不想放弃,最后就是一点点精力被考试消耗,哪个科目都拿不下来!有舍才会有得,一定要注意!
学习计划怎么制定?首先制定战略:重视基础学习班/强化提高班方向:注会考试已经体现全面考察的理念,打好基础很关键,尤其对于会计、审计、财管和风险管理这样的科目,理解需要深入,建立整体的思维方式是根本。比如审计目标是建立“像注册会计师一样去思考”的思维模式,具体思维方法在之前的连载中也有很多涉及。
方法:“零基础”学员通过基础学习班建立整体知识构架,不在乎全部听懂,力求有整体印象即可,不要盲目急于求成,理念或者想法的初步形成最重要:“有基础”学员选择强化班对重点知识点进行强化,思路和方法上要重视专题式的学习,力求重点突破和思路提升,之前连载中也说到公允价值计量主线、摊余成本计量主线、递延所得税处理主线等等,跨章节学习很重要,因为考50多分的主要问题就在于细节清楚、整体糊涂!
其次要确定战术:重视习题精讲班(一个半月内完成)
计划:强化提高阶段每门课学习计划应该压缩到一个月左右,学习进度加快,只关注重点知识点听课,基础知识回归教材解决,这个阶段一定注意回归教材重要性,速度加快,一个月时间看完一遍教材,每天每个科目学习三个小时左右,学习要注意效率,更要注意每周的复习工作,否则学习成果大打折扣!
方法:强化提高阶段做题开始涉及主观题,习题班思路和方法重点掌握,掌握专题班中的考查方式和套路,对于会计处理流程以及章节练习要了然于胸,教材的主线和基础核算计量方法总结出规律和方法;强化阶段不要急于做大量综合题,只要求学习的时候以综合眼光来调整学习即可,当然如果基础很好的学员可以考虑做综合题来帮助自己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