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7 号 6.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非居民企业来源于我国利息所得扣缴企业所得税 工作的通知 2008 年 11 月 24 日 国税函[2008]955 号 7.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2009 年 1 月 8 日 国税发[2009]2 号 8.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暂行办法》的通 知 2009 年 1 月 9 日 国税发[2009]3 号 9.非居民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税收管理暂行办法 2009 年 1 月 20 日 国家税务总局令第 19 号 10.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简化判定中国居民股东控制外国企业所在国实际税负 的通知 2009 年 1 月 21 日 国税函[2009]37 号 1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居民企业向 QFII 支付股息、红利、利息代扣代缴 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9 年 1 月 23 日 国税函[2009]47 号 1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居民企业取得 B 股等股票股息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 的批复 2009 年 7 月 24 日 国税函[2009]394 号 1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试行)》的 通知 2009 年 8 月 24 日 国税发[2009]124 号 14.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如何理解和认定税收协定中“受益所有人”的通知
2009 年 10 月 27 日 国税函[2009]601 号 1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通知 2009 年 12 月 10 日 国税函[2009]698 号 16.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9 年 12 月 25 日 财税[2009]125 号 17.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 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第二议定书有关问题的通知 2010 年 1 月 5 日 国税函[2010]9 号 18.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税收管理暂行办法》的 通知 2010 年 2 月 20 日 国税发[2010]18 号 19.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 2010 年 2 月 20 日 国税发[2010]19 号 20.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办法(试行)》有关问 题的补充通知 2010 年 6 月 21 日 国税函[2010]290 号 112 2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操作指南》的公告 2010 年 7 月 2 日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0 年第 1 号 2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
关 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及议定书条文解释》的通知 2010 年 7 月 26 日 国税发[2010]75 号 23.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 政策问题的通知 2010 年 12 月 31 日 财税[2008]121 号 24.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若干问题的公告 2011 年 3 月 28 日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1 年第 24 号 2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收协定中财产收益条款有关问题的公告 2012 年 12 月 31 日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2 年第 59 号 26.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认定税收协定中“受益所有人”的公告 2012 年 7 月 12 日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2 年第 30 号 27.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中非居民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 有关问题的公告 2013 年 2 月 19 日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3 年第 9 号 28.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委托投资情况下认定受益所有人问题的公告 2014 年 4 月 21 日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4 年第 24 号 29.居民企业境外投资和所得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2014 年 7 月 3 日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4 年第 38 号 30.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证监会关于 QFII 和 RQFII 取得中国境内的股票等 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2014 年 10 月 31 日 财税[2014]79 号 31.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证监会关于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 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 2014 年 10 月 31 日 财税[2014]81 号 32.一般反避税管理办法(试行) 2014 年 12 月 2 日 国家税务总局令第 32 号 (十三)税收征收管理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2001 年 4 月 28 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 过 2.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2002 年 9 月 7 日 国务院令第 362 号 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 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 2003 年 4 月 23 日国税发[2003]47 号 113 4.税务登记管理办法 国家税务总局令第 7 号 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收减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2005 年 8 月 3 日 国税发[2005]129 号 6.纳税担保试行办法 2005 年 5 月 24 日 国家税务总局令第 11 号 7.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纳税服务投诉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2010 年 1 月 21 日 国税发[2010]11 号 8.关于严格执行税款退库办理制度的通知 2011 年 1 月 12 日 国税函[2011]19 号 9.税收违法行为检举管理办法 2011 年 2 月 12 日 国家税务总局令第 24 号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2011 年 2 月 14 日 国家税务总局令第 25 号 11.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 2012 年 7 月 25 日 国家税务总局 12.网络发票管理办法 2013 年 2 月 25 日 国家税务总局令第 30 号 13.税收票证管理办法 2013 年 2 月 25 日 国家税务总局令第 28 号 14.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税收票证管理办法》若干问题的公告 2013 年 6 月 24 日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34 号 1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 的决定》的通知 2014 年 1 年 13 日 税总发[2014]6 号 16.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 2014 年 7 月 4 日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4 年第 40 号 17.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纳税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试行)》的公告 2014 年 8 月 25 日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4 年第 48 号 18.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改《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决定 2014 年 12 月 27 日 国家税务总局令第 36 号 (十四)税务行政法制 1.税务行政复议规则 2010 年 2 月 10 日 国家税务总局令第 21 号 2.税收执法督察规则 114 2013 年 2 月 25 日 国家税务总局令第 29 号 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纳税人权益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 2013 年 2 月 8 日 税总发[2013]15 号 4.国家税务总局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办法 2014 年 12 月 2 日 国家税务总局令第 34 号 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的公 告 2014 年 7 月 4 日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4 年第 41 号 (十五)税务代理和税务筹划 1.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1993 年 10 月 31 日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13 号 2.税务代理试行办法 1994 年 9 月 16 日 国税[1994]211 号 3.关于印发《注册税务师执业准则(试行)》和《税务代理从业人员守则(试 行)》的通知 1999 年 10 月 10 日 国税发[1999]193 号 4.国家税务总局《税务代理业务规程》 2001 年 10 月 8 日 国税发[2001]117 号 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税务师事务所职业风险基金管理办法》的公告 2010 年 9 月 14 日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0 年第 14 号 6.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涉税鉴证服务严禁强制代理的通知 2014 年 5 月 23 日 税总函[2014]220 号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
2015年3月8日
1 附件 2: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综合阶段考试(概述) (2015 年度) 一、总体目标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综合阶段考试(以下简称综合阶段考试)主要测试 考生是否具备在职业环境中综合运用专业学科知识,坚守职业价值观、遵循职业 道德、坚持职业态度,有效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 二、能力要求 考生应当在掌握专业阶段各学科知识、基本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 上,在复杂的职业环境中,综合运用相关专业学科知识和职业技能,坚守职业价 值观、遵循职业道德、坚持职业态度,对实务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综合、评价, 以书面形式清晰、有效地表达看法或提出方案。 三、实务经验要求 鉴于综合阶段考试的目标,积累实务经验非常重要。建议考生通过培训、实 习、工作等方式或途径,在实务中运用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获取和积累与注册 会计师职业相关的经历和经验。 四、考试科目 综合阶段考试设职业能力综合测试科目,分成试卷一和试卷二(试卷一和试 卷二各50分),考试题型为综合案例分析。 试卷一以鉴证业务为重点,内容主要涉及会计、审计和税法等专业领域;试 卷二以管理咨询和业务分析为重点,内容主要涉及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 险管理和经济法等专业领域。试卷一设置5分的英文作答附加分题,鼓励考生使 用英文作答。 试卷一和试卷二考试时间均为3.5小时。 2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综合阶段考试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2015 年度) 根据综合阶段考试的总体目标、能力要求和实务经验要求,职业能力综合测 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会计 (一)金融资产 1.分类和初始计量 2.后续计量 3.金融资产减值的计提原则和方法 4.金融资产转移 (二)长期股权投资及合营安排 1.确认和初始计量 2.成本法和权益法 3.转换及处置的会计处理 4.合营安排的会计处理 (三)固定资产 1.确认和初始计量 2.后续计量 3.处置 (四)无形资产 1.确认和初始计量 2.内部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确认与计量 3.后续计量 4.处置 3 (五)投资性房地产 1.基本特征与范围 2.确认和初始计量 3.后续计量 4.转换和处置 (六)资产减值 1.范围 2.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3.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 4.资产组的认定及其减值处理 5.商誉减值测试与会计处理 (七)所有者权益 1.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 2.复合金融工具的拆分及会计处理 3.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及会计处理 (八)收入、费用和利润 1.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2.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3.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4.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5.费用的构成、确认与计量 6.利润的构成及会计处理 (九)职工薪酬 1.范围及分类 4 2.各类职工薪酬的确认、计量和会计处理 (十)或有事项 1.确认与计量 2.会计处理 3.列报要求 (十一)债务重组 1.重组方式 2.会计处理原则和方法 (十二)政府补助 1.政府补助分类 2.会计处理 (十三)借款费用 1.借款费用的范围 2.确认与计量 (十四)股份支付 1.类型 2.确认与计量 3.会计处理 (十五)所得税 1.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 2.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3.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十六)租赁 1.分类 5 2.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3.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4.售后租回交易的会计处理 (十七)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1.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2.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十八)企业合并 1.分类 2.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3.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十九)合并财务报表 1.合并范围的确定 2.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和基本程序 3.长期股权投资与所有者权益的合并处理 4.内部商品交易的抵销处理 5.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处理 6.内部固定资产的抵销处理 7.内部无形资产的抵销处理 8.特殊交易的会计处理 9.所得税会计相关的合并处理 10.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二十)每股收益 1.基本每股收益 2.稀释每股收益 6 3.发行除普通股以外的金融工具时每股收益的计算 4.每股收益的列报 二、审计 (一)审计计划 1.初步业务活动 2.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3.重要性 4.利用专家的工作 5.利用内部审计工作 6.注册会计师与治理层的沟通 (二)风险评估 1.风险评估程序、信息来源以及项目组内部的讨论 2.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3.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4.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三)风险应对 1.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2.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3.控制测试 4.实质性程序 (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