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财务成本管理》高频考点:经济增加值 我们一起来学习2015《财务成本管理》高频考点:经济增加值。本考点属于《财务成本管理》第二十二章企业业绩评价第一节经济增加值的内容。 【考频分析】: 考频:★★★★ 【内容导航】: 一、经济增加值的概念 二、《暂行办法》的规定:简化的经济增加值 三、市场增加值 【高频考点】:经济增加值 一、经济增加值的概念 (一)含义及特点 (二)不同含义的经济增加值 1.基本经济增加值 2.披露的经济增加值 典型的调整项目: 【调整原则】所有对未来利润有贡献的支出都是投资。 ①研究与开发费用。经济增加值要求将其作为投资并在一个合理的期限内摊销。 ②战略性投资。会计将投资的利息(或部分利息)计入当期财务费用,经济增加值要求将其在一个专门账户中资本化并在开始生产时逐步摊销。 ③为建立品牌、进入新市场或扩大市场份额发生的费用。会计作为费用立即从利润中扣除,经济增加值要求把争取客户的营销费用资本来源:91考试网化并在适当的期限内摊销。 ④折旧费用。会计大多使用直线折旧法处理,经济增加值要求对某些大量使用长期设备的公司,按照更接近经济现实的“沉淀资金折旧法”处理。前期折旧少,后期折旧多。 ⑤重组费用。会计将其作为过去投资的损失看待,立即确认为当期费用;经济增加值将重组视为增加股东财富的机遇,重组费用应作为投资处理。 【提示】 (1)教材对于商誉调整描述有错误。 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商誉不走摊销这种方式,而是通过减值测试的方式进行处理。商誉的减值属于“有证据表明它的价值的确下降了”,所以不做调整。 (2)上述调整,不仅涉及利润表而且还会涉及资产负债表的有关项目,需要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同时调整。例如,将研发费用从当期费用中减除,必须相应增加投资资本。 (3)计算加权资本成本的权重应为“投资资本”(扣除应付账款等经营负债)的权重,并且,要把表外融资项目纳入“投资资本”之内,例如长期经营租赁取得的资产等。 3.特殊的经济增加值和真实的经济增加值 4.经济增加值与部门剩余收益的比较 5.经济增加值的优缺点 二、《暂行办法》的规定:简化的经济增加值 1.经济增加值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1)定义 经济增加值是指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的余额。 (2)计算公式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 =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提示】 ①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1-25%) ②企业通过变卖主业优质资产等取得的非经常性收益在税后净营业利润中全额扣除。 ③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2.会计调整项目说明 3.资本成本率的确定 4.其他重大调整事项 发生以下情况之一,对于企业经济增加值考核产生重大影响时,国资委酌情予以调整: (1)重大政策变化; (2)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 (3)企业重组、上市及会计准则调整等不可比因素; (4)国资委认可的企业结构调整等其他事项。 三、市场增加值 1.市场增加值的概念: 市场增加值是总市值和总资本之间的差额。 2.市场增加值的确定 【提示】用来评价公司业绩的不是市场价值,而是市场增加值。 3.市场增加值的优点和局限性 【提示】市场增加值等价于金融市场对一家公司净现值的估计。公司的净现值与市场增加值的唯一区别在于净现值是公司自己估计的,而市场增加值是金融市场估计的。 【相关复习资料】: 2015《财务成本管理》第二十二章企业业绩评价基础考点汇总 2015《财务成本管理》第二十二章企业业绩评价阶段测试题汇总 注会频道 Never say "die'. 永远不要说" 完了". Comfort is better than pride. 华美不如舒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