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热能,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
9、按爆炸物质在爆炸过程中的变化,可分为化学爆炸、物理爆炸和核爆炸。(√)
10、可燃气体和液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着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叫做爆炸浓度下限。(√)
11、液体的爆炸温度下限即为液体的闪点。(√)
12、粉尘爆炸就是悬浮的可燃粉尘触及明火或电火花等火源时发生的爆炸现象。(√)
13、扑救粉尘火灾时,不能用冲击力的灭火剂灭火。(√)
14、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都称为火灾。(√)
15、发生火灾时,使用防烟、排烟等强制对流设施就能抑制烟气扩散和自然对流。(√)
16、液体受高热后,受热部分因体积增大,比重减小而上升,温度较低,比重较大的部分则下降,通过这种运动进行热传递。(√)
17、爆炸品系指外界作用下,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18、凡遇火受热,撞击或与氧化性性物质接触能着火的物质统称为燃烧物质。(√)
19、遇水燃烧物质的类别多,遇水生成的可燃气体不同,其危险也有所不同。(√)
20、遇水燃烧物质的危险性主要有遇水或遇酸燃烧性、自燃性、爆炸性、扩散性、带电性。(×)
21、自燃物品是指自燃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22、遇水燃烧物质着火时,通常不能用水及泡沫灭火剂扑救。(√)
23、有的遇水燃烧物质遇水作用的生成物(磷化物)除易燃性外,还有毒性。(√)
24、过氧化钠、过氧化钾等活泼金属的过氧化物起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扑救。(√)
25、毒害品的中毒主要途径是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
26、毒害品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越容易引起中毒。(√)
27、毒害品的挥发速度越快,越容易引起中毒。(√)
28、毒品的蒸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越大,越容易使人中毒。(√)
29、人在一定浓度的有害气体中的时间越长、越容易中毒,且中毒程度越严重。(√)
30、固体毒物的颗粒越小,越易使人中毒。(√)
31、凡能自发地不断放出人们感觉器官不能觉察到的射线物品,称为放射性物品。(√)
32、放射性物品除具有放射性外,多数具有易燃性。(√)
33、腐蚀性物品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
34、腐蚀性物品与其他物质接触时发生化学变化。(√)
35、灭火救援业务资料主要分为灭火救援准备和灭火救援作战资料两大类。(√)
36、灭火救援准备资料,是指平时收集整理的为灭火救援行动提供依据的各种图表文字材料。(√)
37、责任区消防水源图。主要反映人工水源和天然水源的分布、详细位置和储量,消火栓的地下管网形状、直径、流量和分段压力等。(√)
38、分类制定灭火救援预案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分别研究各类灾害事故发生与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以全面加强灭火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39、化工类预案是针对生产与储存具有一定爆炸危险性的化工产品单位,在可能发生爆炸、燃烧、有毒气体泄漏等灾害事故情况下所制定的灭火救援预案。(√)
40、预案应用可分为平时应用和实战应用两方面。(√)
41、消防制图中为了使图面层次分明,清晰易读,用不同颜色来区分地物的性质和分类。(√)
42、消防水源通常分为人工水源和天然水源两大类。(√)
43、室外消防栓是重要的消防给水设施。根据其设置方式分为地上式和地下式两种。(√)
44、市政消防火栓是灭火救援专用设施,未经当地公安消防机构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准擅自运用。(√)
45、发现责任区内市政消防水源擅自挪用、拆除、埋压、圈占,影响灭火救援使用时,要及时报告上级公安消防机构依照有关法规,对责任单位或责任人予以处罚,并责令其限期改正,恢复原状。(√)
46、对可利用的各种天然水源,应督促有关部门建立便于消防车(泵)取水的设施。(√)
47、基层消防大队、中队制定的消防水源资料要呈报支队审核备案,并复制存档。(√)
48、进入等级战备的命令由总队或者支队首长,报经上经领导批准后发布。(√)
49、解除等级战备或者降低战备等级命令,由总队或者支队首长报经上级领导批准后发布。(√)
50、消防部队的执勤力量不得用于灭火、训练、抢险救援以外的其它方面。特殊情况必须运用时,要报请上级批准。(√)
51、消防部队必须加强器材装备管理,使其经常保持完整好用,随时处于战备状态,适应灭火救援行动的需要。(√)
52、消防指战员应进行器材装备的技术知识教育和专业技术训练,使之熟悉所使用的器材装备的性能,做会使用,会检查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
53、消防部队的执勤装备(执勤力量)不得用于灭火、训练、抢险救援以外的其他方面。特殊情况必须动用时,要报请上级批准。(力量包括人员)(√)
54、灭火救援总结材料的存储与管理,属于档案管理,主要有原始资料储存,影像资料和计算机等三种储存方式。(√)
55、灭火时搬离可燃物的方法是隔离法。(×)
56、灭火时冲入Co2 的方法是窒息法。(×)
57、灭火时用水降低燃烧物温度的方法是冷却法。(×)
58、灭火时用干粉灭火的方法是化学抑制法。(×)
59、当燃烧区的水蒸气浓度达到35%以上时,燃烧就会停止。(×)
60、高倍数泡沫灭火剂:发泡倍数>200。(×)
61、中倍数泡沫灭火剂:20<发泡倍数< 200。(×)
62、低倍数泡沫灭火剂:发泡倍数<20。(×)
63、火场上可以用于排烟的泡沫是高倍数泡沫。(×)
64、当氧气的含量低于12%或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30%--35%时,绝大多数的燃烧都会熄灭。(×)
65、与干粉联用并且可用于液下喷射泡沫的灭火剂是氟蛋白泡沫。(×)
66、磷酸铵盐干粉适于扑救A、B、C类火灾。(×)
67、卤代烷灭火剂的灭火作用是化学抑制法。(×)
68、背负式脉冲式水枪的有效射程>10M。(×)
69、背负式脉冲式水枪的枪内压缩空气压力为25Bar。(×)
70、背负式脉冲式水枪的储水简压力为6Bar。(×)
71、在芥子气浓度达到0.01千克/立方米的环境中,可以工作24小时以上的防护服是军用防化防护服。(×)
72、避火服的防火温度不低于833℃。(×)
73、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最高工作压力(兆帕)为30。(×)
74、AHK106空气呼吸器最大使用时间是60分钟。(×)
75、移动式供气源在不中断供气的情况下,允许每次更换2个空瓶。(×)
76、智能型水质分析仪是利用化学反应变色原理主要检测23种内容。(×)
77、外封式堵漏袋可堵塞管道、容器、油罐车或油糟车、桶与储罐的泄漏或直径480MM以上的裂缝堵漏。(×)
78、电绝缘手套最高使用电压1000伏。(×)
79、手提式婴儿呼吸袋在环境中氧气含量低于17%时不得使用。(×)
80、救生气垫适用10米以下的楼层下跳逃生。(×)
81、单杠梯的工作高度为3.1米。(×)
82、挂钩梯的工作高度为4.1米。(×)
83、机动排烟机的最高使用温度为80℃。(×)
84、当燃烧区的水蒸气浓度达到35%以上时,燃烧就会停止。(√)
85、背负式脉冲水枪的有效射程>10M。(√)
86、自救式缓降器不能往返使用。(√)
87、过滤毒罐在氧气含量不低于17%的情况下使用,尤其适合进入狭小通风条件不好的空间。(√)
88、自动呼吸复苏器对更丧失自主呼吸能力的伤员进行供氧。(√)
89、丙烷气体切割机用于破拆较坚固、不易被手锯破拆的金属结构障碍物。(√)
90、无齿锯切割物体时不能歪斜。(√)
91、起重气垫能够升举扶正倒翻车辆、重物起升。(√)
92、水驱动排烟机适用于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火场建筑物。(√)
93、有毒物质密封桶主要用于收集并转运有毒气体和污染严重的土壤。(√)
94、多功能毒液抽吸示可迅速抽取各种液体,特别是粘稠、有毒液体。(√)
95、液体吸附垫可快速有效地吸附酸、碱和其他腐蚀性液体。(√)
96、不同类型,不同直径水带并联供水时,不能采用流量平分法计算。(√)
97、采用普通蛋白泡沫灭火,一次进攻按5分钟计。(√)
98、采用普通蛋白泡沫灭火,灭火用水常备量应为一次进攻用水量的6倍,即按30分钟考虑。(√)
99、泡沫灭火一次进攻用水量=混合液中含水率X混合液供给强度X燃烧面积X供液时间。(√)
100、为简化起见,泡沫灭火一次进攻用水量可按Q水=50A进行估算。(√)
101、当邻近罐采用不燃材料进行保温时,其冷却水供给强度减少50%。(√)
102、当着火油罐邻近罐超过4个时,冷却用水量可按4个计算。(√)
103、浮顶油罐的燃烧面积,按罐壁与泡沫堰板之间的环行面积计算。(√)
104、地上、地下以及地下无土覆盖的卧式罐的燃烧面积,按防火堤内的面积计算,当防火堤内的面积超过400㎡时,仍按400㎡计算。(√)
105、在管压相同的情况下,环状管网的供水能力大于枝状管网。(√)
106、消防车停靠消火栓台数,若大于消火栓的供水能力时,影响供水。(√)
107、水源距火场超过消防车供水距离时,可用消防车串联供水。(√)
108、高压、中压、低压泵的流量是一样的。(√)
109、利用移动式泡沫灭火器材扑救甲、乙类液体火灾时泡沫供给强度为11/s㎡。(√)
110、水枪的控制周长与水枪的喷嘴口径、有效射程和灭火用水供给强度有关。(√)
111、水枪控制周长还应满足消防人员使用的水枪控制角度(30-60)的要求。(√)
112、空气泡沫枪的混合液进口压力不应小于35×104pa,如小于35×104pa,泡沫混合液量少,产生的泡沫质量差。(√)
113、当泡沫枪的进口压力大于35×104pa时,普通蛋白泡沫倍数可直接按6.25倍估算。(√)
114、为便于应用和记忆,每支直径为19㎜水枪,当有效射程为15M时,其控制周长可按10-15M计算。
115、集中兵力于火场是根据灭火预案和火场实际需要进行的。(√)
116、集中于火场的兵力,应优先集中于火场主要方面。(√)
117、先控制是指积极控制,消防队到达火场后,先把主要力量部署在火场上火势蔓延的主要方面,设兵堵截,对发展的火势实施有效控制。(√)
118、灭火作战的组织指挥具体实施一般都要实行逐级指挥。(√)
119、火场的具体情况,临场确定灭火决策和战斗行动方案的指挥形式,称为临场指挥。(√)
120、计划指挥先于临场指挥,但计划指挥不同于临场指挥。(√)
121、公安消防总队指挥是火场上最高灭火指挥机构。(√)
122、两个以上公安消防中队参加灭火战斗,上级指挥员没到达火场前实行属地指挥。(√)
123、消防指挥中心受理火警后,分别通知有关中队,为集中接警。(√)
124、消防车赶赴火场时,可以使用其他车辆不可以通行的道路和空地。(√)
125、执勤消防人员必须按有关规定作装登车,行车途中应注意安全,不准坐在车厢外部。(√)
126、高层建筑内部侦察首先应通过消防控制中心。(√)
127、实施火场警戒,一般情况下由消防部队独立实施即可,在受灾较为严重和必要时应尽早与交警、公安、武警部队、当地驻军联系,协助实施警戒任务。(√)
128、垂直铺设水带时,在最高处水带折弯部位应用软枕或软物体铺垫,防止水带损坏。(√)
129、沿楼梯蜿蜓铺设水带,长度不宜超过2盘。(√)
130、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及化工生产装置发生火灾,火场供水应尽量使用内部给水系统供水。(√)
131、铺设干线水带时应尽量使用直径80mm,90mm的水带。(√)
132、高倍数泡沫在室内使用量小,水渍损失少,能同时起到排烟、降温和灭火的作用。(√)
133、在有两个出入口时可以上风口为辅机送风口,下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