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桌椅砸坏,恰逢民警赵某和孙某巡警至此,两人虽将刘某带入当地派出所,在所内,刘某态度恶劣,并大吵大嚷,该所所长王某经过,便踢了刘某一脚,致刘某跌倒,头撞在暖气片上,造成颅内出血死亡,本案应当由派出所赔偿。
正确答案为:错。
253. 2011年1月7日晚,刘某酒后与某饮食店老板徐某发生争执,将店内桌椅砸坏,恰逢民警赵某和孙某巡警至此,两人虽将刘某带入当地派出所,在所内,刘某态度恶劣,并大吵大嚷,该所所长王某经过,便踢了刘某一脚,致刘某跌倒,头撞在暖气片上,造成颅内出血死亡,本案中,如某公安局进行赔偿,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残疾赔偿金,对其生前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应当支付生活费。
正确答案为:错。
254. 2011年1月7日晚,刘某酒后与某饮食店老板徐某发生争执,将店内桌椅砸坏,恰逢民警赵某和孙某巡警至此,两人虽将刘某带入当地派出所,在所内,刘某态度恶劣,并大吵大嚷,该所所长王某经过,便踢了刘某一脚,致刘某跌倒,头撞在暖气片上,造成颅内出血死亡,本案中,赔偿请求权的时效应当是刘某受到违法行使职权侵害时起2年内。
正确答案为:对。
255. 2011年5月10日,吕某因扰乱A市B区政府的办公秩序行为,被B区公安局传唤,5月12日B区公安局对其拘留5日(已执行),吕某申请复议,6月3日,A市公安局维持了处罚决定,吕某向B区人民法院起诉,B区公安局未上诉,本案中,赔偿义务机关是B区公安局。
正确答案为:对。
256. 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承担依法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职责。
正确答案为:对。
257.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和公安分局内设机构分为综合管理机构和执法勤务机构。
正确答案为:对。
258.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和公安分局内设机构分为后勤保障机构和对外执法机构。
正确答案为:错。
259. 执法勤务机构实行队建制,称为大队、支队、中队、小队。
正确答案为:错。
260.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分为警官职务、警员职务和警务技术职务。
正确答案为:对。
261.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分为警官职务、警员职务两类。
正确答案为:错。
262. 公安机关履行警务指挥职责的人民警察实行警官职务序列。
正确答案为:对。
263. 公安机关领导成员和内设综合管理机构警官职务由高到低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正确答案为:错。
264. 公安机关内设执法勤务机构警员职务由高至低为:总队长、副总队长、支队长、副支队长、大队长、副大队长、中队长、副中队长。
正确答案为:对。
265. 公安机关及其内设综合管理机构警员职务由高至低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
正确答案为:错。
266. 公安机关内设执法勤务机构警员职务由高至低为:一级警长、二级警长、三级警长、四级警长、一级警员、二级警员、三级警员。
正确答案为:对。
267. 公安机关从事警务技术工作的人民警察实行警员技术职务序列。
正确答案为:对。
268. 督察机构有权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处置公民控告、申诉的情况进行现场督察。
正确答案为:对。
269. 督察机构可以对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强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督查。
正确答案为:对。
270. 民警使用警械的情况,不属于督察机构现场督查的范围。
正确答案为:错。
271. 督察人员在现场督查中发现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违反警容风纪规定的,可以当场予以纠正。
正确答案为:对。
272. 督察人员在现场督查中发现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违反警容风纪规定的,应当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措施。
正确答案为:错。
273. 督察人员在现场督查中发现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可以扣留其武器、警械、警用车辆、警用标志。
!正确答案为:对。
274. 督察人员在现场督查中发现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违法违纪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以及拒绝、阻碍督察人员执行现场督查工作任务的,必要时,可以带离现场。
正确答案为:对。
275. 督察人员在现场督查中发现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违法违纪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以及拒绝、阻碍督察人员执行现场督查工作任务的,应当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措施。
正确答案为:错。
276. 督察机构认为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违反纪律需要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措施的,由督察机构作出决定,报本级公安机关行政首长批准后执行。
正确答案为:对。
277. 督察机构认为公安民警违反纪律,需要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措施的,可以建议纪检、监察部门决定。
正确答案为:错。
278. 督察机构在督查工作中发现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正确答案为:对。
279.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正确答案为:对。
280. 《刑法》没有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一律不得类推定罪。
正确答案为:对。
281. 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的不都是犯罪。
正确答案为:对。
282. 对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比照《刑法》分则最相似的条文定罪处刑。
正确答案为:错。
283. 有的行为尽管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但只要它具有社会危害性,就可以比照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定罪处罚。
正确答案为:错。
284.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才能依照法律定罪处罚。
正确答案为:对。
285.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正确答案为:对。
286. 犯罪的时间、地点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要客观要件
正确答案为:错。
287. 犯罪必须具有危害结果才能予以处罚。
正确答案为:错。
288.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正确答案为:对。
289. 过失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为:错。
290.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正确答案为:对。
291. 宁某为了不赡养老人,在饭中下毒准备毒死老人,但其发现老人与小孩一起吃饭时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结果导致老人和小孩一起死亡,宁某的犯罪行为在主观上只有直接故意的心理态度。
正确答案为:错。
292.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相同点就是都预见到结果的必然发生。
正确答案为:错。
293. 某甲驾一货车行驶在陡峭山路,某乙为尽快赶到投宿地想搭便车,贸然抓住车厢后部,但却无法攀上。某甲知道这一情况后,为摆脱某乙突然刹车,致某乙摔入山沟死亡。甲对乙的死亡结果的心理态度是间接故意。
正确答案为:对。
294. 王某正在匀速行车,8岁儿童李某玩弹弓,射出的石子击中王某的左眼,王某本能的捂住自己的眼睛,方向盘失去控制将正在骑自行车的刘某撞死。王某的行为是意外事件,不承担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为:对。
295. 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在没有预见危害结果上的区别是,前者是根本不可能预见而且没有预见,后者是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
正确答案为:对。
296. 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是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才是犯罪;对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正确答案为:对。
297. 14周岁以下的人实施任何我国《刑法》禁止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为:对。
298.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为:错。
299.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为:错。
300. 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对制造毒品罪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为:错。
301. 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正确答案为:对。
302. 失火罪、爆炸罪、决水罪的犯罪主体只要年满14周岁就可以构成。
正确答案为:错。
303. 精神病人在不能辩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正确答案为:错。
304. 尚未完全丧失辩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为:错。
305. 醉酒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丧失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因此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正确答案为:错。
306. 李某与王某有矛盾,李某声称要将王某杀死,并去商店买了一把菜刀。王某害怕,在李某从商店回来的路上用猎枪将李某打死,王某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正确答案为:错。
307. 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已经开始,是指已经为实施不法侵害行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正确答案为:错。
308.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为:对。
309. 甲外出时在自己的住宅内安放了防卫装置,某晚,乙撬门侵入的住宅后,被防卫装置击伤,甲的行为是正当防卫。
正确答案为:对。
310. 防卫过当,从其性质上讲,应该是防卫行为,只是超出了防卫的必要限度。
正确答案为:对。
311. 甲为了谋杀乙,在乙的饭菜中投毒,但乙因有急事未吃饭,甲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应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为:错。
312. 张某在一僻静处,将一妇女抱住意欲奸淫,突然,附近走出两个男人,张某只得放弃犯罪,张某的行为是犯罪未遂
正确答案为:对。
313. 抢劫行为具备劫取财物或者造成他人轻微伤以上后果两者之一的,均属抢劫既遂,既未劫取财物,又未造成他人人身伤害后果的,属于抢劫未遂
正确答案为:错。
314. 某甲欲杀害某乙,在持刀猛砍某乙数刀后,感到后悔,立即又将某乙送到医院抢救,但某乙因为失血过多死亡,某甲属于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为:错。
315. 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了,甲的行为属于实施阶段的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为:对。
316. 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能以共同犯罪论处
正确答案为:对。
317. 甲在一隐蔽处向丙开枪,乙同时也向丙开枪,据查,甲乙两人并无同谋,甲乙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为:错。
318. 任何共同犯罪都有主犯,从犯之分
正确答案为:错。
319. 公司、企业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共同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按照主犯的犯罪性质定罪
!正确答案为:对。
320. 甲与乙在回家的路上,遇到甲以前的朋友丙,甲对乙说:“我一瞧到丙我就不舒服”乙听说后便用手中的匕首戳丙,致其重伤,甲、乙二人系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为:错。
321. 甲将依法持有的猎枪寄存乙处,某日甲至乙处,对乙讲明,要用该猎枪杀丙,请乙交还猎枪,乙即交还,甲遂持枪杀丙。甲、乙成立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为:错。
322.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为:错。
323. 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正确答案为:对。
324. 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先后执行。
正确答案为:错。
325. 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驱逐出境。
正确答案为:对。
326. 被害人在追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