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2010年自考中英合作商务管理专业与金融管理专业政府、政策与经济学标准预测试卷(四)(三)
2011-04-19 07:41:3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支出不足时,失业会增加,这时政府应增加社会福利费用,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水平,社会有效需求因而增加;在总支出水平过高时,通货膨胀率上升,政府应减少社会总需求水平。 (3)税收。税收同样具有乘数效应,既可以通过改变税率来影响国民收入,也可以通过变动税收总量来影响。一般说来降低税率、减少税收都会引致社会总需求增加和国民产出的增长,反之则相反。因此在需求不足时,可采取减税措施来抑制经济衰退;在需求过旺时可采取增税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 (4)公债。公债发行既可以筹集财政资金,又可以通过公债的发行与其在资金市场的流通来影响货币的供求,从而调节社会的总体需求水平,对经济产生扩张或抑制性效应。

调整支出和收入的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是: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税收和公债。 (1)政府购买支出。其规模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在总支出水平不足、发生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提高支出水平,增加社会整体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水平,扩大就业和生产,以此同衰退进行斗争。反之,当总支出水平过高、引起通货膨胀时,政府可以采取减少购买支出的政策,降低社会总体需求,以此来抑制通货膨胀。 (2)政府转移支付。它能够通过转移支付乘数作用于国民收入。一般来讲,在总支出不足时,失业会增加,这时政府应增加社会福利费用,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水平,社会有效需求因而增加;在总支出水平过高时,通货膨胀率上升,政府应减少社会总需求水平。 (3)税收。税收同样具有乘数效应,既可以通过改变税率来影响国民收入,也可以通过变动税收总量来影响。一般说来降低税率、减少税收都会引致社会总需求增加和国民产出的增长,反之则相反。因此在需求不足时,可采取减税措施来抑制经济衰退;在需求过旺时可采取增税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 (4)公债。公债发行既可以筹集财政资金,又可以通过公债的发行与其在资金市场的流通来影响货币的供求,从而调节社会的总体需求水平,对经济产生扩张或抑制性效应。

----------------------------------------

3解释补偿性经济政策。

参考答案: 虽然各种自动稳定器一直在起作用,但作用毕竟有限,因此,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实干1补偿性财政政策。当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刺激总需求;反之,当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前者称为扩张性(膨胀性)财政政策,后者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

虽然各种自动稳定器一直在起作用,但作用毕竟有限,因此,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实干1补偿性财政政策。当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刺激总需求;反之,当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前者称为扩张性(膨胀性)财政政策,后者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

----------------------------------------

4根据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如何安排年度预算。

参考答案: 根据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政府就不能用财政预算收支年度平衡的观点来安排年度预算,而应从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当存在通货紧缩时,政府应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在财政预算中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反之,有意安排财政盈余,以消除通货膨胀。这是对原有的财政平衡预算思想的否定,被称为功能性财政,它主张预算目标不应是追求收支平衡,而应是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根据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政府就不能用财政预算收支年度平衡的观点来安排年度预算,而应从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当存在通货
Tags:自考试题及答案 自考试卷答案 自考试卷下载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0年自考中英合作商务管理专业.. 下一篇2010年自考中英合作商务管理专业..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