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习困难 2.代沟 3.自我意识 4.情绪 5.智力落后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学校开展心理卫生活动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2.教师如何预防学生的拒学倾向? 3.自卑的儿童有哪些心理特征? 4.在手淫问题上,为确保儿童心理卫生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5.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问题如何预防?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焦虑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具体有哪些表现? 2.如何从儿童个人角度对器官缺陷儿童心理卫生问题进行预防? B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性,塑造美好的心灵和个性,这是心理卫生运动的新目标和______。 2.个体先天或后天的追求自我实现的动机,会驱动个体一直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和变化。提出该观点心理学家是______。 3.青春期的年龄跨度为______。 4.人际距离中的“亲密距离”,一般相距______。 5.现有研究表明,______型性格的人易得冠心病。 6.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有遗传和______两个方面。 7.当一个人经历过强烈的甚至刻骨铭心的情感伤害或情感悲剧后,往往将它埋藏心底,决不愿再提及。有些心理学家将此种处理情感问题的方式,称做______。 8.对某事或某物可望不可及时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和逆反心理,就好像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一样。此种自我防御机制类型称作______。 9.爱情的心理结构包括两个基本成分:情爱与______。 10.爱情的发展阶段可分为选择、求爱阶段,进入热恋阶段和______。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1.艾里克森认为个体认知发展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0~2岁:感知运动阶段; 2~7岁:前运算阶段; 7~11岁:具体运算阶段; 11岁以上:形式运算阶段。( ) 12.情绪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 13.网络人际交往去抑制化是指网络交往对社会规范和内心准则的加强或消除。( ) 14.不同气质的人,可以形成同样的性格。( ) 15.宣称自杀的人不会自杀。(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6.防御机制 17.去个人化 18.刻板效应 19.暴露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