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0297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中“了”义为( )。
A.完全 B.结束
C.明白 D.想象
2.“予治方最久,有方之良者,辄为疏之”中“疏”义为( )。
A.解释 B.分条记述
C.疏略 D.疏理
3.“夫《易》之为书,变动不居,然亦有变易、不易二义”中“居”义为( )。
A.深奥 B.简易
C.停息 D.居所
4.“又有医人工于草书者,医案人或不识”中“书”义为( )。
A.字 B.字体
C.书写 D.写字
5.“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中“聊”义为( )。
A.聊天 B.又
C.姑且 D.无聊
6.《进学解》一文选自( )。
A.《苏东坡集》 B.《昌黎先生集》
C.《王子安集》 D.《苏学士文集》
7.“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一句出自( )。
A.《进学解》 B.《兰亭集序》
C.《前赤壁赋》 D.《陈情表》
8.“世俗乐其浅近,相与宗之”中“相与”义为( )。
A.相互 B.相互参与
C.商量约定 D.共同
9.“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的“及”字义为( )。
A.来到 B.到达
C.前往 D.遇到
10.“将食,张,如厕,陷而卒”的“张”字义为( )。
A.胃胀 B.胀闷
C.腹痛 D.胀痛
11.“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的“佩”字义为( )。
A.佩服 B.具备
C.违背 D.反对
12.“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的“谨”字义为( )。
A.悉心 B.勤快
C.严谨 D.虚心
13.“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的“许”字义为( )。
A.地方 B.脏腑
C.经络 D.穴位
14.“罗遇翁亦甚懽”的“遇”字义为( )。
来源:91 考试网A.遇见 B.接待
C.招收 D.与…交往
15.“遐以媲之,景纯通明”中的“媲”字义为( )。
A.匹配 B.比较
C.效仿 D.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虚词可作形容词词尾的是( )。
A.如 B.尔
C.而 D.甫
E.何
2.下列各句中含有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是( )。
A.闻而藏之,则而行之
B.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
C.所下之物止余些小
D.辨专车之骨,必俟鲁儒;博支机之石,必访卖卜
E.大患危疾,色脉不顺而莫针
3.下列虚词可作无指代词的是( )。
A.或 B.无
C.靡 D.何
E.莫
4.下列句子中“为”作介词的是(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C.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
D.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E.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源耳
5.下列句子中含有宾语前置语序的是( )。
A.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B.明堂阙庭,尽不见察
C.夫滞下之病,谓宜去其旧而新是图
D.异时史家序方术之士,其将有考焉
E.《内经》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是之谓也
6.下列工具书中采用“部首查检法”的有( )。
A.《说文解字》 B.《辞通》
C.《中医大辞典》 D.《辞海》
E.《现代汉语词典》
7.下列汉字在结构上属于同一类的是( )。
A.信 B.手
C.寸 D.明
E.寒
8.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句子有( )。
A.宋太祖命刘翰详较
B.有菑祸兴,而无改焉,必受其咎
C.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D.即如佗言,立吐虵一枚
E.弟子程高寻求积年,翁乃授之。高亦隐跡不仕
9.指出下列句中含有“逐渐”词义的句子( )。
A.于是,翁之医益闻
B.似特受异气,秉之自然,非积学所能致也
C.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
D.佗舍去,妇稍小差,百余日复动
E.且恐湖泥倒灌,旋开旋塞
10.指出下列句中“治”字具有“正常”含义的句子( )。
A.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B.血脉治也,而何怪
C.命治人参膏,而且促灸其气海
D.世已治矣,刑措而不用
E.德教,兴平之粱肉;刑罚,治乱之药石
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________________,济羸劣以获安者,________________,则不能致之矣。
2.昔淳于公有言:人之所病,________________;医之所病,________________。夫病多而方少,未有甚于温病者矣。
3.夫十二官各有主司,________________?别臭察微。________________,何以鼻为?
4.《传》曰:“________________,不令而行;________________,虽令不从。”
5.形容词性词组包括“形+形”的联合词组,“状+形”的________________,“形+补”的________________。
6.故病有六不治,________________,一不治也;________________,二不治也。
7.则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者,皆可以为师儒。
8.羿之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皆可以不朽矣。
9.战国纵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纷然殽乱。
10.华其外而________________。皮之不存,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