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西尼尔分配论的中心是( ) A.劳动价值论 B.节欲论 C.最后一小时论 D.边际生产力理论 12.提出“国际需求方程式”概念的经济学家是( ) A.达德利·诺思 B.约翰·穆勒 C.大卫·李嘉图 D.马歇尔 13.萨伊所说的生产性劳动是( ) A.创造交换价值的劳动 B.创造效用的劳动 C.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 D.同时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劳动 14.西斯蒙第的经济学代表作是( ) A.《政治经济学概论》 B.《政治经济学原理》 C.《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D.《政治经济学教程》 15.提出“经济和谐论”的经济学家是( ) A.亚当·斯密 B.约翰·穆勒 C.巴师夏 D.西尼尔 16.威廉·罗雪尔的经济学方法论是( ) A.“历史的方法” B.“哲学的方法” C.“抽象的方法” D.“理想主义的方法” 17.德国新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李斯特 B.罗雪尔 C.施莫勒 D.克尼斯 18.凯里的价值论实际上是( ) A.再生产费用论 B.劳动价值论 C.效用价值论 D.服务价值论 19.《进步与贫困》一书的作者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 A.杰文斯 91eXaM.org B.亨利·乔治 C.凡勃仑 D.富兰克林 20.美国制度学派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边际效用学派 B.数理学派 C.奥地利学派 D.德国历史学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