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格伯纳等学者提出的“培养理论”特别强调一种传播媒介在“培养”人们形成“共识”方面的作用,这种传播媒介是
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网络
12、下述学者中,被视为传播学传统学派代表人物的是
A、奇斯曼 B、阿列克谢耶夫
C、霍克海姆 D、拉扎斯菲尔德
13、按照信息传受范围的大小,传播分为五个层次,其中位于第一层次的是
A、大众传播 B、群体传播
C、自我传播 D、人际传播
14、德福勒模式对申农—韦弗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入并突出了
A、整合机能 B、导向机能
C、反馈机能 D、创新机能
15、有学者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出发,重新定义了“功能”的概念,并提出了与功能相对的“功能失调”概念。这个学者是
A、默顿 B、赖特
C、麦奎尔 D、加纳姆
16、哭声和笑声属于非语言符号中的
A、身体语言 B、类语言
C、自然语言 D、生成语言
17、有种观点认为,人们对大众传媒发出信息的选择会受到家庭、朋友和熟人等的影响。这种观点属于受众理论中的
A、个人差异论 B、社会分类论
C、社会关系论 D、选择性因素理论
18、蒂奇诺等学者提出的“知识沟”理论认为,有多种因素会导致“知识沟”的不断扩大,但主要因素是人们
A、社交范围的差异 B、传播技能的差异
C、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 D、已有知识存储的差异
19、“试图描述在新闻事件与最终的接受者(如报纸的读者)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中间传播者”的把关模式是
A、怀特的把关模式 B、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C、巴斯的把关模式 D、布雷多克的把关模式
20、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A、“地球村” B、“媒介有冷热之分”
C、“媒介即讯息” D、“媒介是人体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