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学真题(打印word版)
2015-02-09 20:56: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课程代码:0329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则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处世能力。”这是(   )

A.人际关系专家莉儿·朗帝的名言

B.人际关系专家戴尔·卡耐基的名言

C.人际关系专家哈维·麦凯的名言

D.人际关系专家弗朗西斯科·阿尔贝隆尼的名言

2.对人际关系的了解和把握,要从(   )

A.揭示人际关系的概念开始                             B.揭示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开始

C.揭示人际关系的实质开始                             D.揭示人际关系的特点开始

3.马克思恩格斯曾专门用一节论述交往与生产力的著作是(   )

A.《德意志意识形态》                                    B.《共产党宣言》

C.《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D.《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4.马斯洛的七种需要是在他的著作(   )

A.《动机与个性》中提出来的                          B.《存在心理学探索》中提出来的

C.《人性能达到的境界》中提出来的               D.《科学心理学》中提出来的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反映在物质生产对于发展人际关系的作用上是指(   )

A.物质生产推动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B.物质生产的发展促进交往范围的扩大

C.物质生产的发展导致人际关系的变化            D.前代人的物质生产制约后代人的人际关系

6.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人际关系是(   )

A.血缘关系                                                      B.依附关系

C.宗法关系                                                      D.金钱关系

7.“千里觅知音”,“人有脸,树有皮”这些古语反映的是影响人际关系的(   )

A.交往目的因素                                               B.交往内容因素

C.交往主体因素                                               D.隐性因素

8.在《语言与交际》一书中,将体态语言划分为动态无声、静态无声两类的是(   )

A.美国著名学者卡克·W·贝克                       B.前苏联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

C.著名心理学家P·贝尔斯                              D.人际关系专家戴尔·卡耐基

9.按交往时间的长短可将人际关系分为(   )

A.长期型和规则型                                           B.短期型和无规则型

C.长期型和短期型                                           D.短期——中期——长期型

10.人际关系依不同程度的关系,且按好坏程度划分可分为(   )

A.两种类型                                                      B.四种类型

C.六种类型                                                      D.八种类型

11.“人们的年龄、性别、身材、外貌长相及先天的智力”是指(   )

A.人的生理需要                                               B.人的生理反映

C.人的生理特征                                               D.人的健康状况

12.职业类别影响和制约人际关系的类型,在社会心理学家荷尼的研究中,如果无论遇到何人,首先想到的是“他喜欢我吗?”这种人际关系的类型属于(   )

A.逊顺型                                                         B.进取型

C.分离型                                                         D.合作型

13.在引发人的交往动机因素中,由于个人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和竞争的压力,由于达成目标后优厚条件的吸引,激发交往动机的是(   )

A.内在因素                                                      B.目标因素

C.外在因素                                                      D.环境因素

14.具有“常常担心自己被别人否定”心理的是(   )

A.自卑性羞怯者                                               B.敏感性羞怯者

C.挫折性羞怯者                                               D.习惯性羞怯者

15.个体对社会客观事物的意识,对自己和他人关系的意识是(   )

A.初级自我                                                      B.生理自我

C.心理自我                                                      D.社会自我

16.能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转为“柳暗花明又一村”,使尴尬局面消失在谈笑之中的得体的自我防卫技法是(   )

A.以合理化缓解                                               B.委婉曲折

C.幽默诙谐                                                      D.以升华转移

l7.在自我暴露的对象中,最不适宜为暴露的对象是(   )

A.与你素不相识的人                                        B.刚刚开始互相熟悉的人

C.与你关系虽然不深,但仍在发展的人            D.对你体贴入微或与你休戚相关的人

18.失恋后的自我调适方法不包括(   )

A.塑造健全人格、加强自我修养法                   B.志趣转移法

C.寻求社会支持法                                           D.理智思考法

19.维护家庭稳定和谐根本保证的兄弟姐妹关系的调适技法是(   )

A.要兄友弟敬,情同手足

B.姑嫂、妯娌之间要相亲相爱,同心协力

C.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D.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20.属于特殊人际关系技法的研究对象的是(   )

A.同学关系                                                      B.朋友关系

C.代际关系                                                      D.同事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舒茨认为,儿童时代的经验可能形成的个体行为的控制类型有(     )

A.自主型                                                         B.依附型

C.拒绝型                                                         D.民主型

E.独裁型

22.社会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父母与子女的交往可区分为(     )

A.专制型                                                         B.放任型

C.平等型                                                         D.支配型

E.民主型

23.人际关系的类型,按其它形式划分可依据(     )

A.不同性质关系                                               B.不同特征关系

C.不同倾向关系                                               D.不同程度关系

E.不同对象关系

24.制怒的主要方法有(     )

A.克服自卑感                                                  B.善于忍耐

C.平等待人                                                      D.转移怒气

E.建立固定的条件反射

25.与父母和睦相处需要(     )

A.牢记父母养育之恩                                        B.孝敬父母

C.关心父母                                                      D.体谅父母

E.帮助父母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实验法

27.角色丛

28.消费关系

29.归因

30.朋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述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32.人际交往具有哪些积极的正面功能?

33.简述信息沟通产生的心理障碍。

34.简述高校同学关系的特点和倾向。

35.简述60年代出生的人的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试述社会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37.试述产生归因偏差的表现及原因。

六、案例分析题(10分)

38.在某一合资企业,正当大家埋头于各自手头工作而紧张劳作的时候,一中方管理人员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工作间,细心观察每一个人的工作情况。他发现一名员工的工作不是那么令人满意,他注意地看了一会,突然大声质问:“你这是怎么工作的?总是慢吞吞,不注意抓紧时间,肯定是不想做这份工作了,我注意你好多次了,前天是这样,昨天是这样,今天还是这样,可见你一直是这样。今天我正式警告你,以后如果再这样工作,只好请君另谋高位!”管理人员越说气越大,声音也越来越高,最后竟有些歇斯底里。在场的人员吓得不敢劝阻,但脸上却露出愤怒的表情。管理人员批评以后面向大家:“大家好好干,不要像她这样。”说完,扭头就走。他走后员工们非但没有提高工作效率,反倒放慢了工作速度,有些人干脆歇了起来。

根据案例请指出影响人际关系的隐性因素。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全国2012年10月自学考试人际关系.. 下一篇2013年1月自考精神障碍护理学真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