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下列哪一项体现了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过程?( ) A.认识“个别对象→空间联系→因果联系→对象总体” B.认识“个别对象→因果联系→空间联系→对象总体” C.认识“空间联系→因果联系→对象总体→个别对象” D.认识“因果联系→个别对象→对象总体→空间联系” 12.在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中,当儿童认识到即使得到了相同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也可能会有冲突;他们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预期他人的反应,但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这时儿童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处于( ) A.社会-信息角色采择阶段 B.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阶段 C.相互性角色采择阶段 D.自我反省角色采择阶段 13.人的身体发育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是在( ) A.幼儿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14.最早对个别差异进行研究的是( ) A.皮亚杰 B.洛克 C.华生 D.高尔顿 15.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特质可分为( ) A.一般特质和特有特质 B.首要特质和次要特质 C.中心特质和边缘特质 D.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16.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 ) A.对偶故事法 B.道德两难故事法 C.临床法 D.心理测验法 17.以下哪一项是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观原因?( ) A.受不良行为习惯的支持 B.家庭成员本身的恶习或家庭结构的剧变 C.父母的溺爱、迁就 D.教师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18.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在学生面前充当了家长的角色,这体现了教师的( ) A.教书的角色 B.育人的角色 C.代理的角色 D.管理的角色 19.以下关于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发展趋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他控到自控 B.从自觉经不自觉达到自动化 C.敏感性逐渐增强 D.迁移性逐渐提高 20.在学习测验中,常模参照测验的目的在于( ) A.确定学生的学习潜能 B.了解学生达到了何种程度的教学目标 C.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 D.确定学生的个体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