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分崩离析:
27.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非我也,兵也:
28.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大方:
29.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恤:
30.舞幽壑之潜蛟。 舞:
31.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 汩汩然:
32.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昵:
33.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 生得:
34.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 浑浑沌沌:
35.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踌躇: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请回答:A.这里说明了人的认识要受到哪几方面的限制? B.这里采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 C.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7.阅读《论学问》中的一段文字: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学问变化气质。 请回答:A.这段议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B.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C.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8.阅读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请回答:A.归纳这首诗的主要旨意。 B.前四句和后四句的抒情方法分别是什么? C.这首律诗在形式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什么?
39.阅读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激流》中的一节诗: 我愿是一座荒林,坐落在河流两岸;我高声呼叫着,同暴风雨作战……只要我 的爱人,是一只小鸟,停在枝头上啼叫,在我的怀里作巢。 请回答:A.这里表现出“我”怎样的感情? B.写出其中两个比喻的喻体和被喻体。 C.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40.阅读《世说新语》中的一段文字: 陈太丘与友期(约定)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友)乃至。 元方(陈太丘之子)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 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丢下别人)而去。”元方 曰:“君与家君(家父)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 请回答:A.陈太丘与友人对待约定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B.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C.这里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人物描写方法?
五、作文(30分) 41.以《宽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