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完美word版)
2012-11-27 07:06:5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37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里说的确定的、现实的人的“规定”、“使命”和“任务”,就是指人生的(      )
  A.权利和义务 B.责任和使命
  C.意义和价值 D.理想和信念
  2.在现实人生中,当人们遇到特殊困难或重大打击,甚至陷入绝望境地的时候,如果没有一种力量来支撑着自己,人就会垮下来。这时起着精神支柱作用,支撑着人们的精神和意志,使人在困难和逆境中振作起来,战胜艰难险阻的是(      )
  A.人们的丰厚财力 B.人们的美好想象
  C.人们的理想信念 D.人们的丰富感情
  3.人们希望自己能选择一种理想的职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并希望自己在工作和职业活动中达到理想的境界,取得理想的成绩。这反映的是(      )
  A.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 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
  C.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 D.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
  4.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任务,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一个新阶段。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A.建设生态文明 B.发展循环经济
  C.促进世界和平 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称为(      )
  A.民族精神 B.风俗习惯
  C.历史遗产 D.道德观念
  6.大学生应培育强烈的爱国情感,自觉维护祖国的团结统一,为祖国富强而努力学习和工作,使自己成为新时期(      )
  A.积极主动的行动者 B.成熟稳健的从政者
  C.忠诚坚定的爱国者 D.敢闯敢干的冒险者
  7.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      )
  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政治观
  8.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两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下列选项中,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是(      )
  A.玩世不恭 B.怨天尤人
  C.勇于开拓 D.悲观怯世
  9.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这意味着在人生价值中(      )
  A.个人价值就是社会价值
  B.社会价值就是个人价值
  C.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位的
  D.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第一位的
  10.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这种关于道德起源的观点属于(      )
  A.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B.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1.下列格言警句中,反映了“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      )
  A.“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2.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对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是(      )
  A.社会主义政治观 B.社会主义人生观
  C.社会主义荣来源:91考试网辱观 D.社会主义实践观
  1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及(      )
  A.敬业奉献 B.遵守纪律
  C.尊重他人 D.文明出行
  14.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称为(      )
  A.私人生活 B.公共生活
  C.公共秩序 D.社会活动
  15.“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是现代社会生活中(      )
  A.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B.以德治国的主要内容
  C.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D.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16.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强调的是,完善道德自我、锤炼个人品德、追求理想的道德人生,还必须(      )
  A.知行统一 B.积善成德
  C.省察克治 D.陶冶情操
  17.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      )
  A.党的领导 B.群众路线 
  C.爱国统一战线 D.人民当家作主
  18.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其核心内容是(      )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公平正义 D.服务大局
  19.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称为(      )
  A.法律思维 B.法律解释
  C.法律制定 D.法律适用
  20.对一个国家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历史传统 B.风俗习惯
  C.执政党的政策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1.法的作用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理解。其中,法在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属于法的(      )
  A.社会作用 B.教育作用
  C.预测作用 D.评价作用
  2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由若干不同的法律部门构成的。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所属的法律部门是(      )
  A.行政法 B.经济法
  C.民商法 D.程序法
  23.宪法规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      )
  A.个人所有制 B.混合所有制
  C.社会主义公有制 D.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24.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其核心是(      )
  A.坚持爱国统一战线 B.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
  C.坚持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 D.坚持工农联盟的阶级基础
  25.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劳动权属于公民宪法权利中的(      )
  A.政治权利 B.人身自由权
  C.特定人的权利 D.社会经济权利
  26.民事主体在行使民事权利时,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这体现了我国民法基本原则中的(      )
  A.平等原则 B.公平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 D.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2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专利权客体的是(      )
  A.发明 B.发现
  C.实用新型 D.外观设计
  28.认定犯罪需要结合主客观方面的要件综合判断。下列选项中,任何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客观要件是(      )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危害对象 D.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29.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在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民事案件时,可适用(      )
  A.特别程序 B.简易程序
  C.督促程序 D.公示催告程序
  30.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是(      )
  A.拘传 B.拘留
  C.逮捕 D.监视居住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全国2011年1月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 下一篇全国2011年10月自学考试思想道德..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