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全国08年10月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 (清晰word版)(一)
2013-02-11 17:36:5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文学概论(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20世纪提出文学文本四层面说的西方文论家是(   )

  A.艾布拉姆斯 B.艾略特

  C.英加登 D.苏珊?朗格

  2.与自然科学相比,文学艺术关注的中心问题是(   )

  A.来源:91 考试网自然世界的奥秘 B.人的感受、情感、愿望和理想

  C.客观世界的规律 D.作为一种自然而进入科学视野的人

  3.文学文本的文法层面的构成要素有(   )

  A.语法、逻辑、修辞 B.声调、语调、情调

  C.语法、句法、篇法 D.字法、词法、句法

  4.当今文艺学对“文体”的一般理解是(   )

  A.以文为本 B.修改前的初稿

  C.成为书本的文字 D.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

  5.汪曾祺说:“一篇小说,要有一个贯串全篇的节奏。”这是指小说注重(   )

  A.结构 B.声音美

  C.格律 D.押韵

  6.在德国,最早提出“特征”概念的是(   )

  A.黑格尔 B.希尔特

  C.歌德 D.席勒

  7.“意象”的源头可上溯到(   )

  A.《周易?系辞》 B.《庄子》

  C.王充《论衡》 D.叶燮《原诗》

  8.明末清初评点《水浒传》的批评家是(   )

  A.毛宗岗 B.金圣叹

  C.脂砚斋 D.张竹坡

  9.决定文本时间长度的条件是(   )

  A.故事时间的长短 B.叙述语言的长短

  C.叙述节奏的快慢 D.叙述时距的变换

  10.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叫做(   )

  A.情节 B.情景

  C.故事 D.场景

  11.西方传统上的“三分法”把文字作品分为(   )

  A.诗歌、小说和剧本 B.诗歌、小说和散文

  C.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戏剧作品 D.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影视作品

  12.构成抒情作品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是(   )

  A.意与境浑 B.真情实感

  C.客观真实 D.典型环境

  13.托尔斯泰认为,抒发情感就是(   )

  A.显露情感 B.投射情感

  C.表现情感 D.传达情感

  14.作品中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运动状况称为(   )

  A.情调 B.气势

  C.氛围 D.韵味

  15.曹丕“文以气为主”的观点,关注的是风格要素中的(   )

  A.独特的言语形式 B.作家的创作个性

  C.内容与形式 D.读者感受

  16.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叫做(   )

  A.创作冲动 B.创作动机

  C.创作构思 D.创作经验

  17.以下不属于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是(   )

  A.生活材料的储备与选择 B.创作动机的发生

  C.艺术构思过程 D.艺术传达、修改与润色

  18.“期待视野”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康德 B.黑格尔

  C.姚斯 D.理查兹

  19.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是(   )

  A.诗歌 B.小说

  C.散文 D.剧本

  20.西方第一个有系统的理论纲领和自觉的文学观念的文学思潮是(   )

  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叙述标记的作用有(     )

  A.提示写作意图 B.显现人物形象特征

  C.加快叙述节奏 D.变换叙述视角

  E.显现叙述者声音

  22.格雷马斯提出的叙事行动素范畴包括(     )

  A.主体对客体 B.送信者对受信者

  C.助手对敌手 D.英雄对假英雄

  E.主人公对反面角色

  23.抒情的一般原则包括(     )

  A.诚挚性原则 B.典型性原则

  C.现实性原则 D.独特性原则

  E.感染性原则

  24.抒情的修辞策略包括(     )

  A.意象 B.典型

  C.隐喻 D.典故

  E.悖论

  25.对于读者而言,文学作品要成为有意义的接受客体,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

  A.满足接受者的阅读要求 B.具有一定程度的可理解性

  C.具有较高的伦理水平 D.具有丰富的政治内容

  E.符合接受者的艺术趣味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26小题4分,27、28小题每小题3分,共10分)

  26.再现与表现

  27.艺术传达

  28.文学消费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全国2005年10月自考文学概论(一.. 下一篇全国2012年1月自考文学概论(一)..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