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重要的新闻学文献《与华北记者团的谈话》的作者是( )
A.刘少奇
B.周恩来
C.毛泽东
D.陆定一
2.1950年元旦,我国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特地为新闻工作者写下了“为报道真实新闻而奋斗!”的题词。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刘少奇
3.一次比较完整的采访,记者应当采集的新闻事实材料,除了概括性材料、主干材料、
背景材料外,还有( )
A.人物材料
B.统计性材料
C.谈话材料
D.典型事例和细节材料
4.新闻记者的首要工作是( )
A.开展社会活动
B.做好群众工作
C.采写内参
D.采写新闻报道
5.记者要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当前在反对以稿谋私方面,首先要坚决反对( )
A.采写人情稿
B.见利忘义
C.有偿新闻
D.拿原则作交易
6.新闻的选择,主要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新闻价值标准,一个是( )
A.新闻创新标准
B.新闻管理标准
C.新闻依据标准
D.新闻政策标准
7.新闻采访比一般的调查研究有更大的难度。大量实践经验表明,记者要取得采访成
功,更应当( )
A.熟悉采访对象
B.预约采访谈话
C.做好采访准备工作
D.学习有关知识
8.采访的平时准备和临时准备,是( )
A.相互促进的
B.相互制约的
C.相互依存的
D.相互关联,互为补充的
9.新闻采访中,印证和搜集新闻素材与线索,最基本的活动,包括访问和( )
A.分析
B.研究
C.观察
D.体验
10.记者采访中,必要时把被采访者的收藏品拿去请文物专家鉴定。这是( )
A.间接核实
B.多方核实
C.找本人核实
D.技术检验核实
11.采访中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这是( )
A.开放式提问
B.诱导式提问
C.迂回式提问
D.激发式提问
12.记者在一个大型国企长期调查研究,同时进行新闻报道的采访是( )
A.隐性采访
B.蹲点采访
C.交叉采访
D.巡回采访
13.因经验访问与因问题访问的区别是( )
A.选题是否有典型性
B.能否给人以启迪或教训
C.问题是否有新闻价值
D.着眼于工作中的矛盾还是成果
14.报道政策问题上要“吃透两头”中“两头”的关系是( )
A.上下级关系
B.主次关系
C.点面关系
D.统一关系
15.记者采访中要抓的“带倾向性问题”,指的是( )
A.倾向于老百姓利益的问题
B.被众多矛盾掩盖的社会普遍性问题
C.倾向于党的方针政策的问题
D.倾向于采访目标的问题
16.访问对象一般是人物,内容或记人物,或记人物所介绍的事件,这种通讯表现形式称为 ( )
A.访事记
B.访人记
C.访谈记
D.访问记
17.消息写作中,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多输送信息,就内容方面讲,除了开拓信息的深度和广度外,还要注意( )
A.多侧面反映情况
B.突出主体信息
C.兼顾主体信息和次要信息
D.全方位反映事实
18.在新闻采访写作实践中,抓住新闻披露的事实变动,以新带“旧”,由近及远等方法,是救活哪种新闻的有效途径( )
A.迟到新闻
B.昨日新闻
C.趣味新闻
D.背后新闻
19.消息的背景材料中,关于时代政治背景、国际形势、社会条件等背景材料,称为( )
A.时代背景
B.国际背景
C.社会背景
D.政治背景
20.通讯写作的表达方式,除叙述、描写、议论外,还有( )
A.抒情
B.刻画
C.说明
D.记叙
21.借用绘画速写手法,重在快速捕捉事实的基础上,对新闻事件的经过、轮廓、主要特征或人物事迹作粗线条来源:91exam .org表现,这种通讯的表现形式被称为( )
A.白描
B.素描
C.速写
D.巡礼
22.新闻特写的写作要领包括:再现现场情景、突出题材内容、白描细描并用,以及善于 ( )
A.现场观察
B.渲染气氛
C.逻辑思辨
D.刻画人物
23.表现一个地区、一条战线新风貌的通讯称为( )
A.概貌通讯
B.工作通讯
C.事件通讯
D.景物通讯
24.消息按篇幅的长短分类,有简讯(包括短讯、快讯、简明新闻)、一句话新闻,以及( )
A.主体新闻
B.社会新闻
C.视觉新闻
D.标题新闻
25.记者的新闻敏感,集中地表现为一种( )
A.思想认识的飞跃
B.创造性思维活动
C.顿悟性思维活动
D.发散性思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