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论述题(14分) 29.什么是新闻评论的立论?如何增强立论的针对性?
五、操作与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0小题20分,第31小题15分,共35分)
30.为以下报道配写一篇编后。(编后要有标题。字数:500字以内)(20分)
甘肃省金昌市选拔领导干部增新规
不孝敬父母不关爱妻儿可“一票否决”
本报讯“提拔干部不仅要看其德、能、绩等表现,还要再看其孝敬父母的表现,不合格者将被一票否决”,甘肃省金昌市委近期在对拟提拔任用的各级领导干部人选进行考察时提出的这项新要求不仅受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也被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杨志宏称赞为好做法。
不孝敬父母怎能担当重任
今年正值甘肃省县、区、乡、镇党委换届选举。金昌市委结合先进性教育整改活动,决定对拟提拔任用的各级领导干部人选,在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廉的同时,特别增加了对干部履行社会义务、社会公德、家庭责任等方面的考察内容。市委组织部门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深入拟任用人选家庭所在社区和乡村实地调查,走访楼道代表、街坊邻居、片警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其社会生活、邻里关系、赡养老人、夫妻关系、子女教育等12个方面的真实表现,并由社区或乡村组织郑重出具评价意见,为市委常委会票决提供依据。金昌市委书记李建华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如果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孝敬,连妻子儿女都不关心,怎么能谈得上爱党、爱国、爱人民?”怎么能担当起领导人、教育人的重任?”
已有3名领导被“一票否决”
据记者了解,金昌市委在今年县、区、乡、镇党委换届选举的人选推荐考察中,严格执行了这一新的规定,不尽社会义务、不孝敬父母、不关爱妻子儿女的干部,在提拔任用时就要被亮起“红灯”,一票否决。目前,已对3名存在这方面问题的人选实行了一票否决。这一规定的实行,不仅使党员干部“八小时”内外的表现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而且促进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落实,促进了家庭乃至社会的和谐,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省委组织部领导称这个做法好
12日下午,记者就金昌市委“不孝不忠就不能提拔”的做法电话采访了甘肃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杨志宏。他认为这个做法很有好处,选拔领导干部是个很严肃和全面的工作,对干部的考察涉及多个方面。其中,领导干部在8小时以内的工作容易监督,8小时以外就相对难监督。金昌市委增加的这个规定,要求相关基层组织对被考察对象在赡养老人、夫妻关系等12个方面的真实表现出具公正、客观的评价意见,有利于拓宽考察范围,全面了解干部,真正把表里如一、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来源:兰州日报 作者:梁峡林)
31.分析新闻评论《当恐惧的病人遇到恐惧的医生……》的写作特点。(字数:800字左右)
(15分)
当恐惧的病人遇到恐惧的医生……
董伟
又一出人间的悲剧在医院上演。肖志军认为,北京市朝阳医院应该为自己的妻儿殒命负责。可是,医院也觉得委屈——医生已经尽力抢救了,是患者的不信任或者说放弃,最终导致了悲惨的结局。
院方在媒体沟通会上说,在这一事件中,医院面临守法和救人的双重矛盾。这虽有推卸责任之嫌,但也算肺腑之言。在当前恶劣的执业环境下,哪个医生不担心患者将自己告上法庭?当一位患者推门进来的时候,医生心里存在着真实的恐惧。
然而,病人一样地恐惧。从面对医生的那一刻起,他心里就怕了起来:他的医术怎样,能不能断准我的病情?他会开大处方吗?他拿没拿药厂的黑钱?他要是对我不住,我该怎么样留存证据……这无数的担心,贯穿在患者整个就医过程中。
很多人已经认识到,医生和病人应该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他们共同的敌人是病魔;应该依靠彼此的信任和合作,去病除疾保持健康;应该依靠彼此的信任和合作,尝试新疗法,医学才能不断地前进。可是,现实却不是“应该”的那样。
近几年,医院里发生了多少恶性事件绞痛着人们的心灵:哈医大二院天价药费事件、茶水发炎事件、见死不救事件、护士长辞职事件、深圳医生戴钢盔事件、福建兼职警察进医院事件……医生和患者哪里是同生共死同仇敌忾的战友,分明是你争我夺、你死我活的仇敌。因为疾病,他们不得不相见;因为恐惧,他们不得不拿起盾牌。李丽云事件不过是这种境遇的另一个明证而已。
有医生曾经对记者抱怨说,天底下最难的职业是在中国当医生;也有病人对记者诉苦道,在中国当患者简直就像一场恶梦。经济学家则告诉记者,医患关系正在走入典型的“囚徒困境”,并在医疗系统内部演变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结果是,虽然医生和患者都在追求对自己最有利的局面,甚至过度自我保护,可是他们的努力换来的,却是最糟糕的局面。同时,越来越多的优秀医生逐渐退出这个行当,他们不愿意坚守在一个得不到尊重的领域。
如果经济学的分析是正确的,那么仅仅提高“囚徒”的素质是不能够改变那种“困境”的,也不能够改变良币被驱逐的长远趋势。我们最应该做的是,改变游戏的规则。尽管医生和患者存在天然的经济争夺性——无论怎样,医生靠病人维持生计这一事实是存在的——但是如果政策得当,则能够将这种争夺性降到最低。
不幸的是,当前的有关政策,不是在降低这种争夺性,而是放纵甚至鼓励。更何况,医患双方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各类型医院竞争不充分,医生败德行为得不到适当的惩罚,都促使“争夺”更加赤裸裸和血淋淋,也让医疗领域一直遍布地雷炸弹。
过去几年的事件一再表明,简单的道德指责是无益的。事实上,医生也好,患者也好,在医院这个空间里都没有天生的恶意。就像前不久丁香园网站的调查显示的那样,多数医生认为,为医者最大的幸福不是金钱、地位的攫取,而是病人康复时感激的笑容,问题是,我们有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实现或帮助实现这样的幸福。
(载于2007年11月26日《中国青年报》)
来源:自考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