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2013年1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二)
2013-03-10 13:48:5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nbsp;           
B.索取

C.占有                                                                         D.享用

11.“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如果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A.不实现个人抱负,就不能创造社会价值

B.实现自我价值是因,创造社会价值是果

C.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创造无关

D.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应当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12.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下列选项中,反映了健康心理的是

A.长期焦虑,郁郁寡欢                                           B.妄自菲薄,过于自卑

C.性格孤僻,交往困难                                           D.乐观向上,心情愉快

13.在阶级社会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这句话说明了

A.有什么样的道德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

B.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C.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发展变化

D.道德由于并不反映特定阶级的利益,因而不具有阶级性

14.从时间上看,道德是产生最早的社会规范,并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从空间上看,道德涉及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艺术等一切领域;从社会群体上看,任何社会成员都是道德的主体和道德评价的客体。这主要说明的是,道德

A.对社会行为的调节具有强制性

B.对社会行为的调节具有易变性

C.调节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具有广泛性

D.能够直接决定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

15.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古代先贤主张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礼之用,和为贵”等,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A.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的精神                      B.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

C.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精神                      D.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16.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时,要

A.坚持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                               B.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为个人利益而暂时放弃集体利益                      D.为集体利益而轻易牺牲个人利益

17.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和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

A.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B.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C.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D.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18.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网络生活已成为公共生活的新领域。在这一领域,若有人故意制造计算机病毒并传播扩散;将会破坏许多单位或个人网络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电脑系统的崩溃等。这表明了在信息时代社会公共生活的

A.活动结果密切相关                                               B.交往关系极为简单

C.正常秩序难以形成                                                D.活动范围相对有限

19.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句话强调了完善人的品质过程中

A.省察克治的重要性                                               B.陶冶情操的重要性

C.慎独自律的重要性                                                D.学思明理的重要性

20.下列选项中,规定了人们从事法律行为的方式与过程,告诉人们实施某种法律行为时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如何做才合法有效的是

A.法律原理                                                                B.法律监督

C.法律原则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3年1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 下一篇浙江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