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逻辑意义
C.概念意义 D.附加意义
10.从语体色彩看,“溜达”、“徜徉”、“散步”属于
A.通用、书面语、口语 B.口语、书面语、通用
C.通用、口语、书面语 D.口语、通用、书面语
11.下列关于“字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字符”指的就是文字符号
B.“字符”不仅仅指文字符号,也包括一些更广泛的符号体系,如化学符号、旗语等
C.字符包括“音符”和“意符”二大类
D.意符最初是由已有的音符转化而成的
12.几种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主要通过_______方式实现。
A.语言转用 B.推广民族共同语
C.双语制 D.单语制
13.下列各词属于借词的是
A.麦克风 B.银行
C.电报 D.青霉素
14.方言成为基础方言决定于
A.时代特征 B.客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
C.人的主观愿望 D.语言的自身发展规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5.关于语言科学的确立,正确的说法是
A.现代意义的语言学其实在古代就已经确立起来了
B.古代人对于语言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实际需要,如教授外语、研究典籍等
C.19世纪以前的西方一向将语言学看做是“哲学的婢女”,当时的语言学并不是一项专门的学科
D.直至19世纪语言学才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E.中国的语言学在几千年前就确立起来了,如传统的“训诂学”
16.下列关于文字的发展不正确的看法是
A.象形文字出现得最早,并且大多数象形字都是表意字符
B.音节文字是在象形文字基础上产生的
C.音节文字使用的字符最少、最经济
D.评判一种符号体系优劣的标准在于它的语言功能
E.先有辅音文字,后有象形文字
17.下列关于辅音文字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辅音文字的出现是出于贸易发展的迫切需要
B.辅音文字是意音文字的一种
C.辅音文字只表示辅音音位,故不是一种全音位文字
D.辅音文字是由腓尼基人创造的
E.辅音文字是由中国人创造的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现代汉语中的文字既是语素,又是词汇
B.现代汉语常常利用古汉语词语创制新词,因此文字本身能够创制语言中的新词新语
C.文字指的就是书面语
D.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文字系统,语言的特点制约着文字的特点
E.文字拓展了信息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19.人们掌握或者学会一种语言,总起来说主要有两种途径:
A.一种叫做“获得”或“习得”
B.一种叫“听”、“说”
C.一种叫做“学习”或“学得”
D.一种叫“读”、“写”
E.一种叫做“学习”或“习得”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20.我们可以在各个领域从各个角度对语言进行研究,现代意义上的语言学就是各种研究的总称。
21.应用语言学就是把语言理论和具体成果应用于人们现实的生产生活之中的语言学的一门分支科学。
22.如果一个词是多义词,那么它就有可能在不同的义项上与不同的词构成同义关系。
23.一般说来,一个语义场的意义领域越恒定、越封闭,词义之间的相互规定、相互制约的作用也就越不明显。
24.专有名词因为用来指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而不是指称整类的事物,所以不具有概括性。
25.一般的、稳定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个别的、临时的意义则是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语境因素的作用下所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