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艺术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0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艺术作品在整体上所呈现的代表性面貌是艺术品的( ) A.品味 B.格调 C.风格 D.意境 2.下列对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相互包容 B.相互决定 C.互相转化 D.对立统一 3.艺术作品的内容由题材和_________________两种因素构成。( ) A.形式 B.情节 C.风格 D.主题 4._________________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在艺术领域中出现新的艺术思想和创作潮流。( ) A.艺术创作方法 B.艺术思潮 C.艺术风格 D.艺术流派 5.对于艺术的商品属性,以下_________________是错的。( ) A.艺术作品是一个特殊的商品 B.受经济规律支配 C.艺术作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 D.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 6.创作主体依据审美认识而产生的,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事物的美,称为( ) A.艺术美 B.现实美 C.社会美 D.自然美 7.客观事物的美作用于人而引起人们一种意识活动和情感活动,叫做( ) A.美化 B.共鸣 C.审美 D.美感 8.按照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艺术可以分为时间艺术和( ) A.造型艺术 B.空间艺术 C.听觉艺术 D.视觉艺术 9.艺术世界能在艺术家和观众、艺术作品与接受活动之间起沟通的桥梁作用,它是指艺术世界的( ) A.制度性 B.中介性 C.主动性 D.接受性 10.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它上承观察和体验生活,下接意象物化。( ) A.艺术构思 B.艺术选材 C.艺术手法 D.艺术语言 11.美术属于造型艺术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在感知方式上具有( ) A.造型性 B.永恒性 C.瞬间性 D.暗示性 12.下列不属于美术的主要类型有( ) A.戏剧 B.工艺美术 C.雕塑 D.绘画 13.艺术与宗教的关系是( ) A.相互和谐 B.相互利用 C.宗教对艺术的否定 D.没关系 14.艺术以特有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世界。( ) A.掌握 B.看待 C.改造 D.属于 15.形象性、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创造性都属于艺术的( ) A.审美特征 B.审美本质 C.创造规律 D.他律性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艺术批评还能通过艺术作品的批评来影响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但这并不影响艺术的接受。( ) 2.艺术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 3.生产劳动实践是原始艺术产生的直接动因。( ) 4.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艺术都是在继承和革新的辩证统一中向前发展,这是艺术自身运动的规律。( ) 5.审美教育可以使人们更全面,更具体的感受到现实生活的意义。( ) 6.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的一般言论和行动,也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 7.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但艺术发生的条件中不包括道德。( ) 8.从产品的消费来看,“艺术生产”明显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一般劳动产品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主要是商品,而艺术产品有自己的特殊属性,主要是审美属性。( ) 9.艺术构思就是艺术家将不系统的零散的生活素材进行艺术思维,通过艺术思维构想成独特而又理想的艺术意象活动,其实质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 ) 10.意象物化是指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将构思成熟的艺术意象表现为专供审美和鉴赏的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其实质是一种审美表现活动。(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历史上关于艺术发生的三种主要理论。 2.怎样理解生产劳动实践是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 3.谈谈艺术家应该具备的修养。 4.艺术批评的重要性来源:www.91exam.org。 5.艺术发展历史继承性的主要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