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全国2012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新闻事业史试题 (完美word版)(一)
2013-03-23 09:44:5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新闻事业史试题
  课程代码:0065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可以称为我国最早新闻检查制度的是(      )
  A.书同文制度 B.进奏院制度
  C.定本制度  D.朝报制度
  2.清朝咸丰年间,向朝廷上奏折请求刻印邸报的官员是(      )
  A.张芾 B.赵升
  C.周麟之 D.王安石
  3.由于清朝廷不准外国人在华传教,受伦敦布道会派遣来华的马礼逊和米怜等人便决定把传教与出版基地设在(      )
  A.香港 B.澳门
  C.马六甲 D.广州
  4.林则徐受命到广州查禁鸦片时,派人到澳门搜集外文报刊并把其中一些重要情报翻译出来,供当地和朝廷官员参考。这些材料后来汇集成册,称为(      )
  A.《参考消息》 B.《澳门新闻纸》
  C.《自西徂东》 D.《夷情备采》
  5.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意在倡导(      )
  A.无产阶级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莠言乱政 D.变法自强
  6.由汪康年任总经理、梁启超任总编辑的报刊是(      )
  A.《中外纪闻》 B.《万国公报》
  C.《时务报》 D.《强学报》
  7.因“苏报案”而受迫害的章太炎出狱后前往日本主编的报刊是(      )
  A.《民报》 B.《新民丛报》
  C.《民立报》 D.《清议报》
  8.孙中山在指导一家报纸的工作时说,“革命党是体,报纸是用。有体有用,我们党的宗旨和作用才能发挥出来,两件事就是一件事”,这家受到孙中山指导的报纸是(      )
  A.《中国日报》 B.《少年中国晨报》
  C.《民国日报》 D.《革命党人报》
  9.孙中山于1912年3月下令废除的是(      )
  A.《却还内务部所定报律议》 B.《报章应守规则》
  C.《暂行报律》 D.《上海报界俱进会章程》
  10.宣扬“报馆不封门,不是好报馆;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的是(      )
  A.《民生报》 B.《不忍报》
  C.《群报》 D.《民权报》
  11.《新青年》杂志最初的主张是(      )
  A.反对中国儒家专制文化,倡导西方自由民主文化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尊王攘夷
  D.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才是中国的出路
  12.“五四”运动爆发后,《每周评论》杂志刊文指出,这场运动是(      )
  A.“铲伦常,覆孔孟”的恶果
  B.胁迫治安的行为
  C.妄图颠覆政府的行为
  D.“学生牺牲、社会制裁和民族自决”的行动
  13.1922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以“登载过激言论”、“鼓吹劳动革命”的罪名勒令停刊的杂志是(      )
  A.《劳动周刊》60;B.《东方杂志》
  C.《劳工运动》 D.《读书》
  14.在国共合作展开大革命时期,担当国民党中央机关报《政治周报》首任主编的共产党人是(      )
  A.瞿秋白 B.张国焘
  C.毛泽东 D.李立三
  15.1931年,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又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创办的新闻机构是(      )
  A.红色中华社 B.红星社
  C.红色新闻社 D.红色新华社
  16.1934年,因对抗国民党政府而遭到杀害的报人是(      )
  A.萧同兹 B.史量才
  C.俞颂华 D.程沧波
  17.在陕甘宁边区出版的一份刊物于1940年2月发表了毛泽东的文章《新民主主义论》,这个刊物的名称是(      )
  A.《共产党人》 B.《中国文化》
  C.《解放》 D.《八路军军政杂志》
  18.上海“孤岛”时期(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上海尚未被日寇占领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被称为孤岛),《大美晚报》副刊的编辑接到敌伪的恐吓信后,发表公开信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1939年8月,这位勇敢的编辑被敌伪特务暗杀,他的名字是(      )
  A.胡愈之 B.严宝礼
  C.朱惺公 D.郁达夫
  19.为争取言论自由,重庆一家报纸于1945年9月1日记者节这一天,发表社评《为笔的解放而斗争》,这家报纸是(      )
  A.《新华日报》 B.《华西晚报》
  C.《新民报》 D.《世界日报》
  20.中共中央于1948年11月颁布《关于新解放城市中中外报刊通讯社处理办法的决定》,规定清理、接管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
  A.保护新闻出版机构的言论出版自由
  B.将私营新闻事业与私营工商业同等对待
  C.取消一切言论管制
  D.剥夺反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
  21.一批热心新闻事业的知名人士于1952年在北京成立中国新闻社,其发稿对象是(      )
  A.国外各种报刊 B.国内各种报刊
  C.境外华人报刊 D.境外洋人报刊
  22.新中国成立后,私营报纸在新的环境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至1952年底一个重要的变化是
  (      )
  A.遗留的私营报纸全部实行了公私合营
  B.遗留的私营报纸全部实行了公营
  C.遗留的私营报纸全部停刊
  D.遗留的私营报纸全部改造为党委机关报
  23.针对“大跃进”期间的宣传工作,刘少奇于1961年同《人民日报》负责人谈话,批评该报
  (      )
  A.报喜不报忧,只登好的,不登缺点和错误
  B.不执行“政治家办报”的指示
  C.没有扎根于正确的立场
  D.没有发挥报纸的激励和鼓动作用
  24.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演出后受到毛泽东注意,他认为这是(      )
  A.为高岗、饶漱石鸣冤叫屈,必须批判
  B.为胡风反革命集团翻案,必须彻底追查
  C.为彭德怀鸣冤叫屈,必须批判
  D.为林彪鸣冤叫屈,必须批判
  25.1966年5月31日,经毛泽东批准,陈伯达率工作组全面接管人民日报社的工作,并同时指导新华社和广播电台的对外报道。次日,《人民日报》发表陈伯达组织撰写的社论
  (      )
  A.《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B.《欢呼北大的一张大字报》
  C.《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 D.《红卫兵不怕远征难》
  26.从1967年11月开始,每逢重要日子及有重大活动时,毛泽东的最高指示一般通过“两报一刊”以社论的名义联合发表,这“两报一刊”是(      )
  A.《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和《红旗》杂志
  B.《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
  C.《人民日报》、《红卫战报》和《红旗》杂志
  D.《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求是》杂志
  27.《光明日报》于1978年5月11日发表的一篇文章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篇文章的题目是(      )
  A.《学好文件抓住纲》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C.《标准只有一个》 D.《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28.1992年2月至7月,《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十多家中央新闻单位通过系列报道共同开展了一场影响很大的舆论监督活动,活动的主题是(      )
  A.坚决惩治“官倒” B.大兴安岭火灾警示录
  C.“西水东调”工程追踪 D.“中国质量万里行”
  29.一九七零年代后,台湾岛内出版的报刊频频出现反对国民党当局的言论,有的刊物主办者还出面发起社会活动,多家刊物因触犯当局而遭到查处,其中影响最大的个案是
  (      )
  A.刘自然事件 B.《自由中国》案
  C.《美丽岛》事件 D.雷震案
  30.佐丹奴连锁店的董事长黎智英于1990年闯入香港期刊市场,投巨资创办《壹周刊》,成功后又于1995年创刊(      )
  A.《苹果日报》 B.《东方日报》
  C.《东周刊》 D.《翡翠周刊》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1895至1898年维新人士创办的报刊有(      )
  A.《时务报》 B.《昭文新报》
  C.《强学报》 D.《湘报》
  E、《广报》
  3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报刊上鸳鸯蝴蝶派作品盛行,其特点有(      )
  A.发端于苍蝇臭虫之微,而归结于政局 B.卿卿我我,缠绵悱恻
  C.语言华丽,哀怨动人 D.革新思想,发人深省
  E、娱乐消闲,一般不涉及政治
  33.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后确定的办报方针包括(      )
  A.“不慢”、“不躁” B.“不卖”、“不盲”
  C.“不假”、“不恶” D.“不怕”、“不邪”
  E、“不党”、“不私”
  34.国民党在南京建立政权后,为控制舆论,设立了(      )
  A.邮件检查所 B.新闻检查所
  C.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 D.中央新闻检查处
  E、新闻记者临时拘押所
  35.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共创办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它诞生前后历经波折,比如(      )
  A.由共产国际援助的广播发射机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
  B.国民党特务人员混进电台伺机播出反动口号
  C.1941年国民党中宣部下令进行电波干扰
  D.1943年春天因电子管损毁停止广播
  E、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播音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中西闻见录》
  37.《安徽俗话报》
  38.《劳动界》
  39.“客里空”
  40.上海联合广播电台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全国2002年4月自考中国新闻事业史.. 下一篇全国2006年7月自考中国新闻事业史..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