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005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早年受过佛学思想影响的散文作家是( )
A.杨绛 B.丰子恺
C.唐弢 D.秦牧
2.在《重读〈圣经〉》一诗中,作者所肯定或同情的《圣经》人物是( )
A.犹大、耶稣 B.彼拉多、马丽娅·马格黛莲
C.马丽娅·马格黛莲、耶稣 D.彼拉多、摩西
3.下列作品中,诗化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创造空灵蕴藉的艺术境界的是( )
A.《哦,香雪》 B.《在山区收购站》
C.《陈奂生上城》 D.《棋王》
4.下列作品中,重知识、重趣味、旁征博引、涉古论今,将议论与抒情融为一体的是( )
A.《社稷坛抒情》 B.《茶花赋》
C.《黄鹂——病期琐事》 D.《听听那冷雨》
5.话剧《同船共渡》的作者是( )
A.老舍 B.田汉
C.沈端先 D.沈虹光
6.小说《女房东》所写的故事发生在(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中国
7.下列作家中,属于“七月”派的一组诗人是( )
A.绿原、冀汸、曾卓 B.艾青、曾卓、洛夫
C.艾青、绿原、流沙河 D.冀汸、公刘、臧克家
8.《双桅船》是一首( )
A.政治抒情诗 B.民谣
C.叙事诗 D.“朦胧诗”
9.韩东的《山民》是一首( )
A.政治抒情诗 B.叙事诗
C.寓言性现代诗 D.讽喻性现代诗
10.《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中,邢老汉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寂寞和凄凉中的唯一慰藉是( )
A.长烟锅 B.讨饭女人
C.黄狗 D.马车
11.作为重要意象,“树梢上的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这句话出自( )
A.《童年二题》 B.《拣麦穗》
C.《秦腔》 D.《苹果树下》
12.孙犁创作的长篇小说是( )
A.《白洋淀纪事》 B.《荷花淀》
C.《风云初记》 D.《铁木前传》
13.《相信未来》一诗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
A.排比与反复 B.拟人与对话
C.反讽与拟人 D.排比与反讽
14.短篇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作者是( )
A.高晓声 B.阿城
C.冯骥才 D.汪曾祺
15.《〈书海夜航〉二集序》中讲了一个关于僧人与士子对话的故事,这个故事原引自( )
A.《书海夜航》 B.《夜航船》
C.《夜航集》 D.《书海夜航》二集
16.散文《髻》中拒绝使用时髦发油、坚持梳老式发型的是( )
A.“我”母亲 B.“我”姨娘
C.“我” D.刘嫂
17.《将军族》叙述语调的主要特点是( )
A.平静而略带冷漠、嘲弄 B.热烈欢快
C.闲适平和 D.简朴雅致
18.下列最能表达《黄鹂——病期琐事》主题意蕴的话是( )
A.凡事都有自己的极致 B.审美,首先要有能够审美的眼睛
C.景物一体,是写作散文的极致  来源:91考试 网; D.美在一定环境里才能发挥到极致
19.《红旗谱》通过三代农民的不同斗争道路及其命运的历史性变迁,力图深刻地勾勒出中国农民在民主革命中寻找解放道路的曲折历程。其中第三代农民的代表人物是( )
A.朱老忠、严志和 B.朱老巩、大贵
C.严志和、江涛 D.运涛、大贵
20.散文《法门寺》中说:“我没有到过秦岭,更没有见过蓝关,我却仿佛看到了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忠君遭贬,我不禁感到一阵凄凉。”这个老人是指( )
A.苏东坡 B.杜甫
C.王安石 D.韩愈
21.诗歌《慕尼黑》最突出的艺术表现手法是( )
A.象征 B.拟人
C.排比 D.反复
22.“‘牛棚’诗抄第n篇”是一篇作品的副标题,这篇作品是( )
A.《我》 B.《草木篇》
C.《有的人》 D.《重读<圣经>》
23.《关汉卿》一剧中,被关汉卿怒斥为戏曲界“无耻的禽兽”的人物是( )
A.郝祯 B.何总管
C.白和甫 D.王和卿
24.“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这一段文字出自( )
A.《春天》 B.《哦,香雪》
C.《听听那冷雨》 D.《庐山面目》
25.以“早熟的枣子”为意象写了一首小诗又写了一篇散文的作家是( )
A.琦君 B.杨绛
C.周涛 D.牛汉
26.在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和表达中,融入鲜明独特的个性,营构出独具魅力的感觉世界和意象世界的作家是( )
A.田汉 B.高晓声
C.莫言 D.张贤亮
27.《鲁鲁》中小狗鲁鲁的故事所发生的年代是( )
A.抗战前后 B.解放前后
C.“土改”期间 D.“文革”期间
29.下列作品中,体裁相同的一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