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什么是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形成这一规律的原因是什么? 2.简述信息技术对文化消费的影响。 3.简述文化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艺术电影中常见的“叫好不叫座”现象反映的是现代文化生产中价值规律和文艺规律之间的矛盾,试述两大规律的内涵是什么?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解决这一矛盾? 2.试述文化商品价格的定价目标,以及影响文化商品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 六、案例题(本大题共12分) 案例——重唤越剧艺术的春天 一份面向杭州市民的调查问卷报告显示,一种有着浓郁浙江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越剧的市场现状不容乐观。在近千名受访者中,只有28.25%的人喜欢越剧。在这部分人群中,以退休老人居多,而他们的月收入绝大部分在1000元以下。高达88.3%的青年人不喜欢越剧。此外,在越剧爱好者当中,有60.24%的人会选择在电视和网络上观看越剧,只有28.92%的人选择在剧场里观看,在这部分人群中,也只有14.25%的人是自己买票。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也曾对中学生进行调查,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90%是第一次看越剧,80%的学生从来没有进过剧场。 振兴越剧是浙江建设文化大省的一项重要内容,继承和发扬越剧等传统民族文化,让更多的青年接受并热爱传统艺术也是现代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化传承问题。在一切以市场为风向标的市场经济时代,加强越剧等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市场开发,研究探讨越剧的市场策略,培育青年观众,对于越剧未来生存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嵊州市在全市各所小学的四年级段中,推广使用《小学生学越剧》这一地方特色教材,将越剧学唱、传承越剧知识、介绍越剧名家、欣赏越剧流派进行多元整合,让学生了解越剧、喜爱越剧、会唱越剧。在校内形成了一种“人人会唱越剧、人人唱好越剧”的良好氛围。2006年,浙江省也开始开展“民族艺术进校园”活动,大力推广中国传统戏曲。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院团进校园演出,其中就包括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爱越新蕾计划”,即从2006—2016年的10年间,每年选择有条件的小学、中学、大学举行越剧专场演出。 越剧产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作为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下,越剧的发展更需要院团、中介机构和政府通力合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制订相关政策,精心培育越剧观众,拓展越剧市场。倘如此,浙江越剧的春天仍可期待。 (1)结合浙江越剧市场的振兴举措,试述文化市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2)文化市场宏观调控的主要经济手段包括哪些?你认为振兴和活跃浙江越剧市场,还可以采取哪些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