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全国2004年10月自考中国对外贸易试题 (清晰word版)(一)
2013-04-10 19:01:4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对外贸易试题
课程代码:0009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      )
A.调剂余缺的辅助地位       
B.必不可少的补充地位
C.重要战略地位        
D.“贸易立国”地位

2.我国发展对外贸易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国际市场条件        
B.国际价格规律
C.贸易利益         
D.国民经济发展利益

3.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一国发展对外经贸事业的必要性,是由于(      )
A.国际交换能使贸易双方国都从中获利
B.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不可能是等价交换的
C.在一国范围内不可能在实物形态上达到扩大再生产所要求的平衡关系
D.在一国范围内不可能在价值形态上达到扩大再生产所要求的平衡关系

4.对外开放政策写入我国新宪法从而使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作为基本国策而确立是在(      )
A.1979年   
B.1980年   
C.1981年   
D.1982年

5.外贸行业落实“两个转变”的重要条件是(      )
A.抓国有贸易企业制度改革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完善宏观管理体系和实行集约化经营
D.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6.我国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
A.引进外资   
B.出口贸易   
C.国际劳务承包  
D.“三来一补”

7.“九五”计划时期,我国继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主攻方向是(      )
A.机电产品   
B.轻纺产品   
C.原料性产品   
D.高科技产品

8.出口商品创造品牌的关键在于(      )
A.运用高超的营销艺术       
B.作有力的广告宣传
C.生产优质产品        
D.依法注册企业商标

9.我国习惯上称为“软件”的是(      )
A.设备    
B.零部件    
C.设备与技术的结合 
D.制造技术

10.国际开发协会专门向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软贷款是一种(      )
A.中长期低息贷款        
B.长期无息贷款
C.短期低息贷款        
D.短期无息贷款

11.我国为吸引外资,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产品,除原油、成品油外,所征的工商统一税 为(      )
A.免征   
B.免二减三   
C.2.5%─7%   
D.15%─30%

12.单纯引进装配生产线、进口散件、组装产品内销,赚取国内外差价的项目,属于下列哪 一类项目(      )
A.鼓励投资   
B.限制投资   
C.允许投资   
D.禁止投资

13.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核心问题是(      )
A.扩大出口         
B.对外贸易价格问题
C.积极引进先进技术       
D.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14.国内外价值差异的载体是(      )
A.比较差异         
B.进出口商品结构
C.货币因素         
D.市场机制

15.不同种商品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差异在程度上的不同,称为(      )
A.比较差异         
B.绝对差异
C.国别价值差异        
D.国别价格差异

16.反映一个企业每进口一美元商品的获利能力的指标是(      )
A.资本金收益率        
B.总资产报酬率
C.出口每美元成本        
D.每美元赔赚率

17.目前我国实行的汇率制度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是一种(      )
A.固定汇率制度        
B.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C.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D.钉住汇率制度

18.为深化外贸管理体制改革,我国在生产企业经营外贸的审批标准方面(      )
A.提高标准         
B.放宽标准
C.保持原有标准        
D.取消标准

19.1988年2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快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其核心内容是(      )
A.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体制
B.推行外贸代理制
C.下放外贸经营权
D.实行出口退税政策

20.1983年后,大陆海关对从台湾进口的商品(      )
A.免征关税         
B.征收直接贸易调节税
C.征最惠国税         
D.征正常税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从世界范围看,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仍处于落后状态,表现在(      )
A.增长速度慢         
B.规模小
C.出口额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低    
D.产品结构不够合理
E.出口企业集约化程度低

22.我国利用直接投资的方式主要有(      )
A.发行公司股票和债券       
B.建立合作经营企业
C.中外合作开发        
D.出口信贷
E.BOT

23.国内外价格间的联系程度取决于(      )
A.一国生产率与国际平均生产率的差异
B.一国对外开放程度
C.一国国内市场供求变动与国际市场是否一致
D.国内外市场间商品自由流动障碍的大小
E.国内外经济机制的差别

24.外贸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是(      )
A.对外贸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是价值评价
B.对外贸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必须借助于货币、价格形式
C.对外贸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应包括对进出口商品的机会成本的考察
D.对外贸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必须是从国民经济宏观角度进行评价
E.对外贸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必须是对对外贸易全过程进行全面考察

25.我国提高外贸宏观经济效益的途径主要有(      )
A.建立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协调外贸社会效益与外贸企业效益的关系
B.加速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转换外贸企业经营机制
D.加速生产企业技术进步
E.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

26.我国对外贸易管理的行政手段主要有(      )
A.出口退税         
B.对外贸易经营审批管理
C.外汇管理         
D.进出口许可证管理
E.财政政策

27.1992年后,我国在深化外贸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采用的经济手段主要有(      )
A.完善出口退税制度       
B.放宽生产企业经营外贸审批标准
C.放开商品经营范围       
D.降低进口关税水平
E.实行汇率并轨,取消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

28.十五大后我国外贸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主要措施有(      )
A.以追求创汇数额、完成创汇指标为中心
B.从资产经营转向商品经营
C.从单一经营转向一业为主、多种经营
D.从传统的收购制度转向服务型的代理制
E.从分散经营转向规模经营

29.1992年后,我国进一步深化了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强化的经济手段有(      )
A.实行汇率并轨        
B.降低出口关税
C.完善出口退税制度       
D.实行鼓励出口的信贷政策
E.放开商品经营的范围

30.中美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是(      )
A.贸易额增长迅速        
B.美国对我国技术出口限制较严
C.贸易结构多元化发展       
D.中国出口商品竞争力仍处于低水平
E.加工贸易占主要地位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1.国际价值
32.出口商品战略
33.绝对差异
34.对外贸易体制
35.互惠、对等原则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全国2007年1月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 下一篇全国2007年10月自考中国近现代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