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2005年4月自考刑法原理与实务(一)试题 (清晰word版)(一)
2013-04-10 19:06:5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原理与实务(一)试题
课程代码:0091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罪刑法定原则所禁止的解释方法是(      ) 
A.文理解释        
B.论理解释
C.扩张解释        
D.类推解释

2.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上的做法是(      )
A.以保护原则为基础,兼采其他原则
B.以属人原则为基础,兼采其他原则
C.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其他原则
D.以普遍原则为基础,兼采其他原则

3.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
A.刑事违法性        
B.应受刑罚处罚性
C.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罪过性

4.在下列犯罪中,只能由不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是(      )
A.故意杀人罪        
B.抢劫罪
C.遗弃罪         
D.盗窃罪

5.在下列犯罪中,属于复杂客体的有(      )
A.故意伤害罪        
B.非法拘禁罪
C.偷税罪         
D.抢劫罪

6.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后果的(      )
A.可以免除处罚       
B.应当免除处罚
C.可以从轻处罚       
D.应当减轻处罚

7.我国刑罚的目的是(      )
A.预防犯罪        
B.改造罪犯
C.教育罪犯        
D.惩罚罪犯

8.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
A.犯罪行为的个数      &来源:91exam .orgnbsp;
B.犯罪构成的个数
C.犯罪故意的个数       
D.犯罪结果的个数

9.我国刑法对犯罪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复杂客体

10.法定最高刑不满5年的追诉时效为(      )
A.5年         
B.7年
C.9年         
D.10年

11.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存在于(      )
A.过失犯罪过程中       
B.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
C.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过程中    
D.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

1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教唆的人如果没有犯所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      )
A.可以从轻处罚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应当从轻处罚       
D.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3.为了实施一个犯罪,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在刑法理论上叫做(      )
A.连续犯         
B.吸收犯
C.持续犯         
D.牵连犯

14.有期徒刑的刑期一般是(      )
A.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B.1年以上15年以下
C.15日以上15年以下      
D.15日以上20年以下

15.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的原则是(      )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16.两个便衣警察出示证件后扭送正在盗窃的甲去派出所,被甲的两个朋友乙、丙认为两警察是与甲打架的人,于是上前将两警察打成轻伤,乙、丙的行为属于(      )
A.对象认识错误       
B.工具认识错误
C.客体错误        
D.因果关系认识错误

17.在刑法中,属于非刑罚处理方法的有(      )
A.管制         
B.罚金
C.赔偿损失        
D.没收财产

18.在我国刑法中属于刑罚裁量制度的有(      )
A.减刑         
B.假释
C.缓刑         
D.自首

19.“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处……”是(      )
A.简单罪状        
B.叙明罪状
C.空白罪状        
D.引证罪状

20.下列犯罪中不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是(      )
A.间谍罪         
B.资敌罪
C.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     
D.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21.甲在拐卖妇女的过程中又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甲的行为构成(      )
A.强迫他人卖淫罪
B.拐卖妇女罪
C.拐卖妇女罪和强迫他人卖淫罪两罪
D.拐卖妇女罪和强迫他人卖淫罪的牵连犯

22.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邮件并窃取财物的,构成(      )
A.盗窃罪         
B.贪污罪
C.职务侵占罪        
D.侵占罪

23.甲是某县工商局长,在知道该单位的会计揭发其受贿行为之后,非常愤怒,作出让该会计下岗的决定,致使该会计精神失常,甲的行为构成(      )
A.报复陷害罪        
B.诬告陷害罪
C.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    
D.滥用职权罪

24.下列犯罪中,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有(      )
A.非法拘禁罪        
B.诽谤罪
C.拐骗儿童罪        
D.强迫职工劳动罪

25.江某以5元一盒的价格向过往的中巴车客人兜售盒饭,金某不愿购买,江即不让金通行,无奈金买了2盒,后金嫌饭质量差,不愿吃并将盒饭扔了。江见状认为金不给其面子,对金拳打脚踢,并表示现在盒饭不是5元一盒,而是300元一盒,金被殴打后被迫交了600元。江的行为构成(      )
A.抢劫罪         
B.敲诈勒索罪
C.强迫交易罪        
D.诈骗罪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下列关于刑法空间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都适用我国刑法
B.在我国船舶或航空器内犯罪的,适用我国刑法
C.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外,但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内的,也适用我国刑法
D.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的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的,不能依据我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E.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也有可能适用我国刑法

27.下列关于认识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误将熟睡的男童当作女童而实施奸淫,对甲不能以强奸罪定罪处罚
B.乙意图盗窃枪支,而实际上盗得人民币3000元,则对乙仍应以盗窃枪支罪定性
C.丙误将白糖当毒药去毒杀他人,由于不可能出现致人死亡的结果,故丙的行为无罪
D.丁意图扼死李某,将被害人扼昏后,误认为被害人死亡,为逃避罪责,遂将被害人抛“尸”河中,结果被害人李某被淹死,则丁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E.客观上并不存在不法侵害,而戊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实施防卫,结果致人死亡,则戊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28.若甲、乙、丙、丁、戊都是处于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期间的罪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与人开玩笑时不慎将人推倒摔死,则对甲应当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B.乙表现一般,则对乙应当在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C.丙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对丙应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D.丁实施了故意伤害罪,对丁应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E.戊有一般立功表现,则对戊应当在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29.下列犯罪行为中应实行数罪并罚的有(       )
A.犯走私罪并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
B.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并非法剥夺、限制其人身自由
C.投保人故意杀害被保险人骗取巨额保险金
D.伪造国家机关文骗取他人数额较大的财产
E.司法工作人员贪赃枉法,有徇私枉法、枉法裁判行为,同时又构成受贿罪的

30.乙借了甲1万元钱,逾期不还,甲多次索要未果,遂将乙的女儿丙(13周岁)骗往外地扣押,以迫使乙归还借款。30天后,乙仍不归还借款,甲于是决定将丙卖给他人。在寻找买主期间,甲奸淫了丙。后甲以1万元将丙卖给了丁。在此案中,甲的行为构成(       )
A.绑架罪     
B.拐骗儿童罪   
C.非法拘禁罪
D.强奸罪     
E.拐卖妇女、儿童罪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刑法的溯及力
32.想象竞合犯
33.逃汇罪

34.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全国2004年7月自考刑事侦查情报学.. 下一篇全国2004年7月自考刑事诉讼原理与..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