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全国2006年4月自考刑法原理与实务(一)试题 (清晰word版)(一)
2013-04-10 19:06:5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原理与实务(一)试题
课程代码:0091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刑法对故意杀人罪规定了比过失致人死亡罪更重的法定刑,体现了(      )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D.罪责自负原则

2.某外国人甲在其所在国杀害了在该国旅游的我国公民乙,后甲进入我国境内被抓获,我国法院对甲进行了定罪判刑。该案所适用的原则在刑法上称之为(      )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原则

3.甲14周岁生日那天与人发生争执,用刀将他人捅死,则对甲应当(      )
A.不追究刑事责任
B.追究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追究刑事责任,但应当免除处罚
D.追究刑事责任,但只能由政府收容教养

4.在犯罪的客观方面要件中,所有犯罪都必须具备的要件是(      )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对象        
D.时间、地点、方法

5.下列关于犯罪对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人或具体物
B.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C.犯罪对象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
D.犯罪对象一般决定犯罪的性质

6.甲窃取了乙价值5000元的金项链一条,后受良心谴责,在乙发觉前将金项链放回原处,甲的行为是(      )
A.犯罪中止        
B.犯罪既遂
C.犯罪未遂        
D.犯罪预备

7.甲为报复社会,教唆乙炸毁某政府办公大楼,乙因害怕没有实施爆炸,则对甲(      )
A.不能以犯罪论处      
B.应当以教唆罪定罪处罚
C.应当以爆炸罪定罪处罚,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D.应当以爆炸罪定罪处罚,但应当免除处罚

8.非法拘禁罪是典型的(      )
A.继续犯        
B.连续犯
C.即成犯        
D. 状态犯

9.作为刑罚目的之一的特殊预防是指预防犯罪分子(      )
A.再次犯罪        
B.再次犯过去所犯的那种罪
C.之外的某些特殊群体犯罪    
D.向他人传授犯罪方法

10.甲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甲过失致人死亡,则(      )
A.对甲的过失致人死亡罪查证属实,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立即执行死刑
B.对甲的过失致人死亡罪查证属实,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二年期满后执行死刑
C.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D.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11.甲因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l0年,此时人民法院对甲还必须适用(      )
A.罚金         
B.没收财产
C.剥夺政治权利       
D. 赔偿经济损失

12.甲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同时宣告缓刑2年,缓刑考验期满后第3年,甲又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则甲(      )
A.构成一般累犯
B.构成特别罪犯
C.不构成累犯,因为后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罪
D.不构成累犯,因为缓刑考验期满后再犯罪不符合累犯构成条件

13. 甲与人发生争执时将他人打成重伤,后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交待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在羁押期间,甲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使公安机关得以侦破了一起重大的拐卖妇女、儿童案件,对甲(      )
A.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B.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C.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D.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14. 李某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15年,执行10年后又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刑7年,依据数罪并罚原则,李某还应当执行的刑期在(       )
A.5年以上7年以下      
B.7年以上12年以下
C.15年以上20年以下     
D.15年以上22年以下

15. 甲被判处拘役6个月,在执行期间,甲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则对甲(      )
A.可以宣告缓刑       
B. 可以减刑
C.应当减刑        
D.可以假释

16.甲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则对甲以(      )
A.交通肇事罪与遗弃罪并罚    
B.交通肇事罪一罪处罚
C.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并罚   
D.故意杀人罪一罪处罚

17.甲生产了货值50万元的伪劣产品,尚未出售即被查获,则甲的行为(      )
A.不构成犯罪       
B.不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C.构成生产伪劣产品罪(既遂)    
D.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

18.甲得知乙从境外走私进境大量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制品,遂直接向乙收购,则对甲(      )
A.以收购赃物罪处罚      
B.以走私珍贵动物制品罪处罚
C.以非法收购珍贵动物制品罪处罚   
D.不构成犯罪

19.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应当以(      )
A.盗窃罪处罚
B.信用卡诈骗罪处罚
C.盗窃罪与信用卡诈骗罪中的重罪处罚
D.盗窃罪与信用卡诈骗罪并罚

20.甲以出卖为目的从乙处收买了被乙拐卖的妇女丙,在寻找买主的10多天时间,为防止丙逃跑,甲将丙反锁在屋内。后在将丙卖给丁的前一天,甲奸淫了丙。对甲应当以(      )
A.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非法拘禁罪、强奸罪、拐卖妇女罪并罚
B.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拐卖妇女罪并罚
C.非法拘禁罪、强奸罪、拐卖妇女罪并罚
D.拐卖妇女罪一罪处罚

21.国家工作人员甲为报复曾在公开场合批评过他的乙,遂捏造乙嫖娼的虚假事实并广为散布,同时向公安机关告发,乙因此受到公安机关拘留15天的行政处罚,处罚执行完毕后,乙不堪忍受舆论谴责自杀身亡。对甲的行为应当以(      )
A.报复陷害罪定罪处罚     
B.诽谤罪定罪处罚
C.诬告陷害罪定罪处罚     
D.诬告陷害罪和诽谤罪并罚

22.甲在对乙行窃过程中为抗拒抓捕杀害了乙,后在乙随身携带的证件及电话号码本中获知了乙的身份及家庭电话号码,遂产生了向乙的家人索取财产的意图,于是给乙的家人打电话,声称乙被绑架,要求乙的家人在指定的时间将50万元赎金放在某处,否则杀害乙。乙的家人立即报警,甲很快被抓获。则对甲应当以(      )
A.盗窃罪、故意杀人罪、绑架罪并罚
B.盗窃罪、故意杀人罪、敲诈勒索罪并罚
C.抢劫罪、绑架罪并罚
D.抢劫罪、敲诈勒索罪并罚

23.甲组织他人偷越国境,并以暴力抗拒检查,将检查人员打成重伤,则对甲应当以(      )
A.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从重处罚
B.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与妨害公务罪并罚
C.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与故意伤害罪并罚
D.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妨害公务罪、故意伤害罪并罚

24.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构成(      )
A.侵占罪        
B.职务侵占罪
C.贪污罪        
D.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25.甲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某国家机关价值50万元的财物,则对甲单位(      )
A.以行贿罪处罚
B.以单位行贿罪处罚
C.以对单位行贿罪处罚
D.不追究刑事责任,只追究其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下列各行为主体实施的行为中,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有(          )
A.14周岁的甲贩卖海洛因
B.15周岁的乙骑自行车不慎将行人撞死
C.成年的间歇性精神病人丙在精神正常的时候故意造成他人重伤
D.又聋又哑的成年人丁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他人财物
E.醉酒的成年人戊持刀杀死他人

27.下列由公安机关执行的刑罚有(          )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罚金
E.剥夺政治权利

28.下列关于假释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甲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则对甲不适用假释
B.乙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则对乙不适用假释
C.丙曾经因为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刑罚执行完毕后的第2年,又因诈骗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则丙在执行3年有期徒刑期间不得假释
D.丁因重大责任事故罪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执行4年后被假释,在假释考验2年后,丁因违反法律被撤销假释,则对丁只应收监执行1年
E.戊因盗窃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执行6年后被假释,在假释考验期间戊又犯诈骗罪,但该诈骗罪在假释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则对戊不必撤销假释,只需对诈骗罪定罪处刑

29.下列情形中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有(          )
A.抢劫致被害人死亡的     
B.在绑架过程中杀害被绑架人的
C.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     
D.聚众“打砸抢”致人死亡的
E.非法拘禁致人死亡的

30.下列犯罪中以特定目的作为构成要件的犯罪有(          )
A.生产、销售假药罪      
B.走私淫秽物品罪
C.高利转贷罪       
D.赌博罪
E.介绍贿赂罪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正当防卫
32.量刑
33.重大责任事故罪
34.伪证罪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全国2005年4月自考刑事侦查情报学.. 下一篇全国2005年4月自考刑事诉讼原理与..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