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全国2006年4月自考预审学试题 (完整word版)(一)
2013-04-10 19:08:5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预审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6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预审学研究中,认识犯罪和预审规律的基础和重要途径是分析个别案件预审的(   )
A.科学性 
B.特殊性
C.经验性 
D.实践性

2.1996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预审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因而(   )
A.使我国预审工作有了具体的统一的规格标准
B.使我国的预审工作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C.为我国预审制度确立了法律依据
D.把我国的预审制度纳入了法制轨道

3.在预审阶段研究犯罪分子的作案特点和规律,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A.在讯问中追查犯罪嫌疑人知道的其他情况
B.把一个时期发生的案件集中起来加以综合分析
C.研究同类犯罪的案犯
D.集中研究某一类案件

4.预审人员在预审活动中的消极心理表现为(   )
A.自卑情结 
B.主观主义
C.先入为主 
D.思维障碍

5.在一般情况下,负责预审重大涉外犯罪的是(   )
A.公安部 
B.省级公安机关
C.地(市)级公安机关 
D.县级公安机关

6.犯罪嫌疑人在第一次讯问中翻供的积极意义是有利于预审人员正确认定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和(   )
A.气质类型 
B.犯罪事实
C.个性特点 
D.防守能力

7.预审人员在组织两个以上的辨认人对同一涉案物品进行辨认时,应采取(   )
A.提示辨认的方法 
B.混杂辨认的方法
C.个别辨认的方法 
D.共同辨认的方法

8.在询问证人过程中,对证人证言的客观真实性有直接影响的是询问方法的(   )
A.策略性 
B.灵活性
来源:91考试 网C.技巧性 
D.合法性

9.预审人员如果对案情和证人的知情程度比较清楚,可采取的询问方法是(   )
A.报告法 
B.提问法
C.疏导法 
D.盘问法

10.人像鉴定属于(   )
A.刑事科学技术鉴定 
B.法医鉴定
C.一般技术鉴定 
D.司法化学鉴定

11.证据体系具有的基本特征是一致性、全面性和(   )
A.合法性 
B.系统性
C.真实性 
D.唯一性

12.通过客观事实发生、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和常识对证据本身内容进行审查,来鉴别其真伪和证明力的方法,称作(   )
A.直接判断法 
B.比较判断法
C.情理判断法 
D.逻辑判断法

13.下列属于审查判断证据常用的方法是(   )
A.逻辑证明法 
B.分类证明法
C.实验证明法 
D.综合证明法

14.确定罪名,要根据犯罪的本质或者犯罪的(   )
A.基本构成 
B.危害程度
C.主要特征 
D.特定对象

15.依据事实和法律对案件作出处理决定或者提出处理意见是预审终结的(   )
A.标志 
B.任务
C.作用 
D.目的

16.下列案件材料应当装入《预审案卷》中的是(   )
A.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 
B.立案材料
C.破案报告 
D.预审终结报告

17.在审理杀人案件时,区别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致死的关键在于它们犯罪的(   )
A.危害后果不同 
B.客体构成不同
C.主观心态不同 
D.故意内容不同

18.在重大抢劫犯罪嫌疑人的住处和身上如已搜查到可疑财物,在讯问时应令其交代清楚财物的(   )
A.数量 
B.种类
C.价值 
D.来源

19.对于不认罪的强奸犯罪嫌疑人,如其与被害人不相识,讯问时可以(   )
A.从已掌握的证据问起 
B.选择适当时机加以追问
C.从发案之日的活动问起 
D.从被害人揭发、控告的内容问起

20.一般来说,盗窃犯罪嫌疑人在预审阶段的基本心理特征是(   )
A.悲观和抵触 
B.紧张和压仰
C.懊丧和悔恨 
D.侥幸和惧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对于已被拘留,但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认为需要补充侦查、要求复议或提请复核的,为防止其释放后逃跑,可以将其转为
(     )
A.重新拘留 
B.连续拘传
C.监视居住 
D.留置审查
E.取保候审

22.预审活动中扣押的形式有(     )
A.现场勘查中的扣押 
B.追缴
C.查询、冻结存款、汇款 
D.调取
E.扣押邮件、电报

23.多血质类型的犯罪嫌疑人面对讯问时所反映出来的主要心理特点是(     )
A.反应灵活,适应性强 
B.对问题理解力强
C.自信心强,抑制力差 
D.易于激动
E.情绪多变

24.讯问诈骗犯罪嫌疑人的突破口一般应选择(     )
A.具有习惯性规律的作案方式和手段 
B.作案的时间、范围和落脚点
C.已查实的虚假事实或物证 
D.共同犯罪成员中的薄弱对象
E.经济收入与实际支出的差距

25.根据走私案件的特点和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审理这类案件的基本方法包括(     )
A.查清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 
B.划清走私违法行为和走私罪的界限
C.针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 
D.审清走私犯罪活动的全过程
E.深挖细追,查破积案,扩大战果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6.为准确、及时地查明案件事实真相,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我国把预审设在              阶段。

27.预审学体系是预审活动的构成和运行机制的                 。

28.抗日战争时期,                 、《审讯工作基本条例》的制定和《审讯学》的出版,为我国预审制度奠定了法律和理论基础。

29.在拘捕人犯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迅速、准确、合法、                 。

30.在讯问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要经历试探摸底、对抗相持、                 和供述罪行四个阶段。

31.在讯问犯罪嫌疑人过程中,采取引而不发策略的原理是利用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特定的心理状态和特定环境所造成的                 。

32.讯问辅助方法的任务是获取犯罪嫌疑人的思想动态,转变其对立态度,了解和发现犯罪情况和证据,确认犯罪嫌疑人和                 。

33.使用狱侦手段,要灵活指挥秘密力量进行工作。一般可采用制造紧张、佯顺其意、求计献策、引导规劝、利用矛盾、挑拨离间、内外夹击和                 等方法。

34.预审部门在组织对刑事证据鉴定时提出的鉴定要求,只限于案件中某个专门性问题,不能要求鉴定人员解决                 的问题。

35.深挖盗窃犯罪嫌疑人余罪的方法主要有:利用其作案的规律特点深挖;将现案与积案进行比对深挖;从                 入手深挖。

Tags:自学考试 历年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全国2004年4月自考行政法与行政诉.. 下一篇浙江省2002年1月自考预审学试题 ..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