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校德育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现代德育包括( )
A.原始社会德育和奴隶社会德育
B.奴隶社会德育和封建社会德育
C.封建社会德育和资本主义德育
D.资本主义德育和社会主义德育
3.为人的品德发展提供总条件、总背景的是( )
A.自然环境 B.社会大环境
C.教育环境 D.家庭环境
4.品德发展需要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间的矛盾不是( )
A.品德发展的外因 B.品德发展的内因
C.品德发展的动力 D.品德发展的主要矛盾
5.少年期儿童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
A.动荡性 B.情境性
C.适应性 D.成熟性
6.文明上网教育成为当前的德育内容,说明( )
A.商品经济对德育内容的影响
B.科学技术对德育内容的影响
C.政治经济制度对德育内容的影响
D.人际关系对德育内容的影响
7.公司招聘时除看重技术能力也注重人品说明( )
A.公司是以人为本的
B.品德对公司效益有重要作用
C.品德可以直接提高公司收益
D.品德好坏决定人的技术能力
8.将德育实施前后个体或群体的品德及其各个侧面的情况进行比较,以确定其发展变来源:91 考试网化的方向及程度等情况的评定是( )
A.绝对评定 B.相对评定
C.内差评定 D.操行评定
9.影响学校德育内容的根本制约因素是( )
A.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
B.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
C.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
D.当前形势任务和学生品德实际
10.学校德育的内容包括( )
A.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
B.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价值观教育
C.价值观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
D.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11.影响德育方法性质和特点的根本性制约因素是( )
A.社会文化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C.哲学世界观 D.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12.注重培养品德情感的德育方法是( )
A.语言说理法 B.形象感染法
C.实际训练法 D.品德评价法
13.下列关于学校德育组织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共青团活动是学校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B.德育课是学校德育最经常、最有效的形式
C.课外活动是学校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
D.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形式
14.最基本、最重要的学生集体是( )
A.班委会 B.班集体
C.少先队 D.学生社团
15.品德修养过程的特点包括( )
A.自觉性、内省性、涵育性、他律性
B.自觉性、内省性、涵育性、实践性
C.自觉性、内省性、涵育性、外烁性
D.内省性、涵育性、他律性、实践性
16.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是( )
A.杜威 B.班杜拉
C.柯尔伯格 D.斯金纳
17.在品德测评指标体系结构中,道德品质占45%,该数值是指( )
A.权系数 B.标号
C.标度 D.标准
18.利用美国“911”事件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体现的家庭教育特点是( )
A.寓教于养、养教结合特点 B.寓理于情、情理结合特点
C.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特点 D.遇事则喻、“寓物则诲”特点
19.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
A.教师和学生个人之间的矛盾
B.任课教师和班主任之间的矛盾
C.优秀学生和落后学生之间的矛盾
D.教师的道德要求和学生的现实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20.创造条件让师生积极参与管理,体现的学校德育管理原则是( )
A.方向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民主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1.德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22.德育工作者的概念及素养。
23.学生品德修养的作用。
24.社会德育的基本要求。
25.品德的“三维结构说”。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联系实际论述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德育原则的涵义与贯彻要求。
27.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