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1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阅读是对书面语言的( )
A.表达
B.理解
C.感知
D.想象
2.反映社会生活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指文章的( )
A.形式
B.词汇
C.内容
D.篇章
3.听话能力测评的主要指标是( )
A.听得懂、能抓住要点
B.能听懂每个字的读音
C.能听清每一句话
D.记住所有的内容
4.教师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体体现在他对( )
A.自己的态度上
B.教师职业的态度上
C.校长的态度上
D.同事的态度上
5.小学中年级作文着重训练( )
A.连句成段的能力
B.连词成句的能力
C.连段成篇的能力
D.听话写话的能力
6.“自能读书”就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自能读书”观出自( )
A.张志公
B.叶圣陶
C.朱自清
D.袁微子
7.教师提出问题,甚至一连串的问题,要求学生马上问答,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却往往不知道问的是什么;听读不能发现错误,听讲抓不住重点……,这足以说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
A.教师没有有意识地进行听的训练
B.教师没有有意识地进行说的训练
C.教师没有有意识地进行读的训练
D.教师没有有意识地进行写的训练
8.学生说话,在组织语言过程中发挥决定作用的是( )
A.情感
B.记忆
C.思维
D.注意
9.义务教育教材小学语文课本中,一组训练项目重点有“怎样读懂每一篇课文”“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练习概括中心思想”“理清课文的条理”“分清课文的主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等突出了哪一个年级的训练重点( )
A.低年级
B.中年级
C.高年级
D.中高年级
10.把“晴”写成“睛”,“末”写成“未”,这种错别字类型属于( )
A.增减笔画
B.形近相混
C.结构错乱
D.同音相混
11.《三字经》的作者是( )
A.周兴嗣
B.史游
C.王应麟
D.佚名
12.第一次揭示出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品德教育之间关系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颁布时间为( )
A.1956年
B.1963年
C.1986年
D.1992年
13.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中心是( )
A.课程改革
B.校长负责制
C.教学改革
D.师资改革
14.表情达意的能力是语言表达( )
A.词句的能力
B.篇章的能力
C.思想情感的能力
D.政治观点的能力
15.1927-1937年国语教科书编审中,国语教科书的编辑允许自由的竞争,但必须经过审查,这种教材是( )
A.审定制
B.国定制
C.州定制
D.省定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的特点是( )
A.第一次在教学大纲中明确了语文课的性质
B.专辟一部分讲汉语知识
C.加强双基,提出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D.阅读教学贯彻串讲串问的原则
E.提出选文要文道统一,教学要贯彻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不可分割的原则
17.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材包括( )
A.教科书
B.教学参考书
C.补充读物
D.激光视盘
E.教学挂图
18.汉字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 )
A.笔画笔顺
B.偏旁
C.间架结构
D.浅显的构字方法
E.汉语拼音
19.我国南北朝到清朝末期所用的识字课本主要有( )
A.《千字文》
B.《三字经》
C.《百家姓》
D.《蒙学》
E.《国语》
20.识字能力的要素包括( )
A.汉字的基础知识
B.识字工具
C.识字方法
D.智力因素
E.非智力因素
21.理解句子的能力主要包括对以下句子的理解( )
A.突出中心思想的句子
B.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C.结构简单的句子
D.对表达思想感情有特殊作用的句子
E.含义深刻的句子
22.课外阅读后进行交流讨论的形式主要有( )
A.读后交流
B.专题讨论
C.写读书笔记
D.向学生推荐课外书
E.读前的布置指导
23.以辩证唯物主义指导小学语文教学注重体现三个观点( )
A.共性与个性的观点
B.自觉能动的观点
C.联系、发展的观点
D.生活实践的观点
E.矛盾统一的观点
24.对小学生作文形式的总要求主要有( )
A.要准确、合理、通顺
B.不写错别字
C.词语要确切
D.句子要合乎语言习惯
E.整篇文章要有中心、有条理
25.阅读教学中常用的训练听说的方式有( )
A.听述
B.听评
C.辩论
D.听辨
E.质疑问难
26.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评估主要从( )方面来进行。
A.教学态度
B.教学能力
C.学历
D.品德修养
E.教学思想
27.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是( )
A.延续性和连续性
B.层次性
C.针对性
D.多样性
E.训用一致性
28.考试从形式上可划分为( )
A.单项考试
B.综合考试
C.书面考试
D.口头考试
E.实践性考试
29.对小学生来说,出声朗读的作用( )
A.增加阅读速度
B.集中注意力
C.用书面语言规范口头语言
D.训练语感
E.有助于思考
30.语文课程的性质,最主要的有两条( )
A.工具性
B.科学性
C.综合性
D.实践性
E.思想性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31.科学地解决语文教材编写中的序,最基本的做法是把学习语文的规律和___________结合起来。
32.对于识字数量的规定,取决于汉字基本字汇的匡定和___________的分析。
33.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___________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
34. ___________是听说的源泉。
35.激发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初步掌握___________的本领,是小学语文教师特有的任务。
36.识字教学重点的确定,要从字的特点和___________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