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37.启发疏导原则38.班级管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9.简述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特点。
40.建设班级教师集体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41.确定班会主题的步骤是什么?
42.简述处理偶发事件应注意的问题。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3.联系教育实际,谈谈班主任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意识。
44.班级活动与教学活动的不同点是什么?
七、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45.谢苗是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创办的高尔基工学团的一名学生。曾因打架偷窃等恶习而一度离开了工学团。后来,当他和同伴决裂重新回到工学团以后,马卡连柯不仅热情欢迎他,还在工作上委以重任。一次,马卡连柯派谢苗去银行领取500卢布,回来问清谢苗已数过之后,就放心地收下。但谢苗心里却不踏实,怀疑老师是在试探他。过一段时间,马卡连柯又让谢苗去银行领取2000卢布,并给他一支手枪自卫,还让他骑上工学团的唯一的一匹马。面对老师的信任,谢苗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紧握手枪、跃马飞奔,很快取回钱款让老师查收,可马卡连柯没有查,并诚恳地说:“我相信你不会搞错,我知道你和我一样诚实。”从此以后,谢苗彻底改变,不仅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而且还继承了马卡连柯的神圣事业,从事教育流浪儿的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试分析说明以上案例中马卡连柯对谢苗的转化教育过程集中体现了班主任工作的哪一条原则,并联系教育实际谈谈如何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贯彻这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