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9.简述运动技能的性质。
30.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是什么?
31.简述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则。
32.简述课外运动训练中,思想品德训练的基本要求。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3.论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
34.论学校体育与德育的关系。B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________年教育部在扬州召开了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 )
A.1978 B.1979
C.1980 D.1981
2.人际关系因素属于发展学生的________范围。( )
A.心理健康 B.身体健康
C.社会适应 D.智力发展
3.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尔?郎格朗提出了________的概念。( )
A.终身体育 B.终身教育
C.学校体育 D.学校教育
4.以下某项不是学科本位体育课程的评价特点。( )
A.严格的评价标准 B.重视结果忽视过程
C.注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主观评价 D.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
5.以下某项不是学生本位体育课程评价的特点( )
A.关注学生学习进步幅度
B.采用多快、多变、多远的绝对评价方法来衡量学生成绩
C.采用多元评价方式
D.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6.在具体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有三种策略,其中________认为学校是体育课程改革最适当的单位。( )
A.从上至下的策略 B.从中间向上的策略
C.从下至上的策略 D.从整体到局部的策略
7.在体育课程实施的三个阶段中,________是控制体育课程改革过程的重要阶段。( )
A.起始阶段 B.实施阶段
C.维持阶段 D.评价阶段
8.________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
A.体育与健康课 B.课外体育活动
C.课外运动训练 D.体育竞赛
9.体育课程资源的特点是多样性、潜在性、( )
A.合理性 B.灵活性
C.多质性 D.隐蔽性
10.有组织、有管理、有专人指导、有经费支持、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活动效果好、并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 )
A.小团体活动 B.班级活动
C.小组活动 D.俱乐部活动
11.属于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功能的是( )
A.人体心理变化规律 B.感知觉规律
C.人体适应性规律 D.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12.实施体育课程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 )
A.可靠有效 B.相互竞争
C.相互适应 D.相互帮助
13.体育学习的最主要内容是( )
A.健康知识 B.运动经验
C.运动知识 D.身体练习
14.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主要有体能、知识与技能、________、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方面。( )
A.学习态度 B.学生的认知水平
C.学习的动机 D.运动技能
15.体育评价的主要形式有学生的自评、________与教师的评价。( )
A.学生的互评 B.家长评价
C.班主任的评价 D.校长的评价
16.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包括________、班主任、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卫生保健教师和校医。( )
A.校长 B.家长
C.同学 D.体育教师
17.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特点有________、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和组织形式的灵活性。( )
A.目的任务的多向性 B.目的任务的广阔性
C.组织形式的固定性 D.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18.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________、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俱乐部活动、小团体活动、个人锻炼活动。( )
A.全校性活动和年级活动 B.运动会
C.社区活动 D.家庭体育
19.学校课余训练的特点是________、基础性与广泛性。( )
A.深入性 B.提高性
C.计划性 D.业余性
20.课余体育比赛的方法有淘汰法、________、顺序法与轮换法。( )
A.间隔法 B.循环法
C.直接法 D.游戏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运动技能的形成阶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体育课程内容资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3.根据来源体育课程资源可以分类为________、________。
24.体育课程实施的几种态度是忠实取向、________与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5.课外体育活动
26.体育学习
27.体育与健康课程
28.循环竞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