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 ╳ 2.√ 3.√ 4.√ 5.√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学记》是我国战国中期的一本教育专著,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它对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 2.是朱熹读书方法论的概括和总结。有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3.德国18世纪初出现的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它重视近代科学知识和实用知识的传播。 4.是德国独具特色的一种职业教育的模式。这种模式规定每周有3天半至4天时间在企业里学习实际知识,1天到1天半时间在职业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3年或3年半时间完成职业教育。 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1)实施早期教育。 (2)把爱子和教子结合起来,反对溺爱、偏爱。 (3)父母以身作则,注意环境习染对子女的影响。 2.(1)文教工作中坚持统一战线。 (2)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 (3)注重生产劳动教育。 (4)国民教育实行民办公助。 3.(1)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提出分班教学的设想, (2)反对体罚, (3)教学应当适度, (4)教学应当明白易懂, (5)教师应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 4.(1)教育即生长 (2)教育即生活 (3)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七、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1)汉初实施黄老之学的文教政策。 (2)汉武帝即位后出于转变无为政治为有为政治的需要,要求建立一种新的政治指导思想。 (3)董仲舒在对策中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适应了政治法纪大一统的要求。 (4)汉武帝于建元元年接纳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成为国家政治指导思想和文化教育政策。 2.(1)卢棱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强调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促进儿童的自由发展。 (2)通过消极教育方法对儿童进行自然教育。 (3)主张自然教育应当在乡村中进行。 (4)卢梭看到了教育中人的自然发展的客观性,为更深入地揭示教育的本质和建立新的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础。 (5)卢梭强调教育必须顺应人的自然本性,有力地冲击了以“原罪说”为基础的封建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