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辅助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3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传感技术主要包括信息检测、信息提取、信息变换、某些信息处理技术和( )。
A.信息传输
B.信息控制
C.信息存储
D.信息识别
2.机器人教育是指学习、利用机器人,优化教育效果及师生劳动方式的( )。
A.理论
B.实践
C.理论和实践
D.技术和方法
3.“课程理解范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所构想的课程设计遵从四个原则,即课程应具有丰富性、关联性、严密性和( )。
A.回归性
B.交融性
C.发展性
D.应用性
4.专题创作活动是活动教学法中的一种,其中基本知识学习阶段包括五个环节:教师提出任务,给出样板;学生分析、讨论任务;学生上机操作,完成任务;教师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现场检查与指导;以及( )。
A.教师给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B.教师提示新问题的求解思路
C.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
D.学生通过协作解决问题
5.教学媒体选择一般分为四个步骤:描述选择教学媒体的设想、运用选择媒体的模型、做出最佳选择和( )。
A.阐明运用媒体的设想
B.分析运用媒体的难度
C.设计教学媒体
D.分析媒体运用方法
6.一般而言,一个科学的、标准的教案应该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学媒体、时间分配和( )等要素。
A.新课导入
B.学生行为
C.板书设计 &nbs来源:www.91exam.orgp;
D.教学方法
7.基于流媒体技术的多媒体直播课堂由主播端、接收端和( )构成。
A.用户端
B.服务器端
C.教学支撑平台
D.多媒体计算机
8.网络教学资源通常可分为六大类:题库、试卷、案例、课件、文献资料和( )。
A.教学资料
B.学习资料
C.网络课程
D.媒体素材
9.中小学各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的内涵为:学科教学改革、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训练和( )。
A.信息技术运用
B.教育技术运用
C.教学方法改革
D.学习方法研究
10.信息技术教学测验取材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取材要有目的性、代表性、普遍性和( )。
A.鉴别性
B.真实性
C.科学性
D.知识性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信息的___________、加工、处理、存储、传输、___________的技术,包括提供与信息有关的机器与服务两大方面。
2.现代课程研究领域主要是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课程开发范式”,遵从四个原则。这四个原则涉及教育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教育评价。
3.信息技术课程具有一些显著特点,它是一门___________相结合的课程,是一门强调___________,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自学能力的课程。
4.自学辅导法是指学习者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选教材、自主调控___________、自我为主评价___________,在学习中主动寻求老师、同学或其他人帮助的一种教学方法。
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文化;培养学生具有___________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___________;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角色扮演”是协作式教学策略的一种,通常有___________角色扮演和___________角色扮演两种不同形式。
7.校园网建设的原则主要有___________、开放性、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高效性和___________。
8.信息技能培养的过程一般包括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训练、学生___________、学生___________和教师课后总结等环节。
9.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双主教学模式中的“规律的应用——探究教学”模式包括六个阶段:情景导入,明确问题;分析问题,明确应用的概念或规律;分组讨论,___________;共享方案,评价筛选;计算证明,___________;汇报总结,反思。
10.实验报告的撰写包括题目、前言、实验过程与方法、___________、讨论和结论、附录以及___________等部分。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建设的理念主要体现在:满足21世纪社会发展对社会成员的要求;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以及( )。
A.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与认知发展水平
B.加强上机实践,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C.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D.加强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联系
E.为学生以后适应社会打好基础
2.信息技术整合课程的性质主要有工具性、资源性、技术性和( )。
A.融合性
B.尝试性
C.辅助性
D.应用性
E.开放性
3.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原则主要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和( )。
A.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B.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
C.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D.强调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E.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4.多媒体教材制作主要包括需求分析、素材准备、程序编写和( )等环节。
A.资料收集
B.用途分析
C.脚本设计
D.测试与应用
E.课件制作
5.信息技术教学课外调查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确定调查课题和( )等环节。
A.分析调查目的
B.选取调查对象
C.草拟调查提纲
D.制订调查计划
E.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