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通篇运用比兴”才是正确选项。A项“运用典故”有一定的迷惑性,本词虽然善用典故,但只是在下阕,而不是通篇。----------------------------------------17、下列句子,同时用了对偶与夸张修辞手法的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B.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参考答案: B 选对本题,要掌握常用的一些修辞格的概念和知识。如: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对偶等。其中的B项,对仗工整,这里用了对偶;“眼泪”使“九曲黄河溢”,“恨”把“三峰五岳”都压低了,显然是夸张。至于AC两项,虽然对仗工整,用了对偶,却并无夸张;D既无对偶,也无夸张,而是用了比喻。----------------------------------------18、《宝玉挨打》中,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 A.同情被逼跳井的丫头金钏儿B.与戏子琪官儿平等交往C.贾环出于嫡庶嫉恨挑拨是非D.宝玉鄙视仕途经济、背叛封建礼教 参考答案: D 答案是D。这一答案在《宝玉挨打》后“提示”的第二段:“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他是一个鄙弃仕途经济、背离封建礼教的贵族叛逆者。”其他三个选项都是他挨打的导火线,而不是根本原因。----------------------------------------19、《风波》中,赵七爷的辫子盘上又放下,这属于() A.肖像描写B.动作描写C.细节描写D.心理描写 参考答案: C 题目的设题点是“赵七爷大辫子盘上又放下”属于什么描写?选择这个问题,也需要一点语文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正确选项是B,细节描写,属于行为细节。----------------------------------------20、《石崇与王恺争豪》中的主要细节描写是() A.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B.枝柯扶疏,世罕其比C.(崇)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D.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 参考答案: C 与19题相似,只不过将题干与选项调换了,要求判断四个具体语段哪个是细节描写。正确答案是C。A项是叙述文字,介绍王恺与武帝的关系;B项是对王恺珊瑚的描述;D项是王恺争豪失败后的心理,所以都不正确。----------------------------------------1、下列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法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B.《谏逐客书》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E.《论学问》 参考答案: [B, C, D] 题目的设题点是:对比论证法。5个选项,列出了5篇文章。做对这道题,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掌握议论文的几种基本的论证方法;二是对所学过的课文做过归纳与横向比较,了解哪篇文章用了对比论证法,这样才能选出正确答案是BCD。即《谏逐客书》、《五代史伶官传序》 和《论毅力》,这三篇议论文都突出地运用了对比论证法。----------------------------------------2、《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A.比喻B.对偶C.拟人D.排比E.夸张 参考答案: [A, B, E] 是以《前赤壁赋》中的一个具体语段来考查修辞手法。“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