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2004年自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三)
2011-01-20 18:27:4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所以“通篇运用比兴”才是正确选项。A项“运用典故”有一定的迷惑性,本词虽然善用典故,但只是在下阕,而不是通篇。

----------------------------------------

17、下列句子,同时用了对偶与夸张修辞手法的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参考答案: B

选对本题,要掌握常用的一些修辞格的概念和知识。如: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对偶等。其中的B项,对仗工整,这里用了对偶;“眼泪”使“九曲黄河溢”,“恨”把“三峰五岳”都压低了,显然是夸张。至于AC两项,虽然对仗工整,用了对偶,却并无夸张;D既无对偶,也无夸张,而是用了比喻。

----------------------------------------

18、《宝玉挨打》中,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

A.同情被逼跳井的丫头金钏儿

B.与戏子琪官儿平等交往

C.贾环出于嫡庶嫉恨挑拨是非

D.宝玉鄙视仕途经济、背叛封建礼教

参考答案: D

答案是D。这一答案在《宝玉挨打》后“提示”的第二段:“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他是一个鄙弃仕途经济、背离封建礼教的贵族叛逆者。”其他三个选项都是他挨打的导火线,而不是根本原因。

----------------------------------------

19、《风波》中,赵七爷的辫子盘上又放下,这属于()

A.肖像描写

B.动作描写

C.细节描写

D.心理描写

参考答案: C

题目的设题点是“赵七爷大辫子盘上又放下”属于什么描写?选择这个问题,也需要一点语文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正确选项是B,细节描写,属于行为细节。

----------------------------------------

20、《石崇与王恺争豪》中的主要细节描写是()

A.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B.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C.(崇)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D.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

参考答案: C

与19题相似,只不过将题干与选项调换了,要求判断四个具体语段哪个是细节描写。正确答案是C。A项是叙述文字,介绍王恺与武帝的关系;B项是对王恺珊瑚的描述;D项是王恺争豪失败后的心理,所以都不正确。

----------------------------------------

1、下列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法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

B.《谏逐客书》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论毅力》

E.《论学问》

参考答案: [B, C, D]

题目的设题点是:对比论证法。5个选项,列出了5篇文章。做对这道题,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掌握议论文的几种基本的论证方法;二是对所学过的课文做过归纳与横向比较,了解哪篇文章用了对比论证法,这样才能选出正确答案是BCD。即《谏逐客书》、《五代史伶官传序》 和《论毅力》,这三篇议论文都突出地运用了对比论证法。

----------------------------------------

2、《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A.比喻

B.对偶

C.拟人

D.排比

E.夸张

参考答案: [A, B, E]

是以《前赤壁赋》中的一个具体语段来考查修辞手法。“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Tags:自考试题及答案 自考试卷答案 自考试卷下载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05年10月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冲.. 下一篇2005年10月自考邓小平理论概论模..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