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自学考试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历年真题分类检索

2010全国自考风险管理标准预测试卷(二)(三)
2011-01-26 19:11:3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于经费的限制和不断增加工作会引起收益下降,风险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条件选择效果最佳的方法或方法组合。(3)风险识别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许多复杂的和潜在的风险要经过多次识别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答案。

----------------------------------------

3、简述风险转移。

参考答案: 风险转移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转移有风险的财产或活动;另一是风险的财务转移(这里的受让人不是保险人)。前者如一个经济单位卖掉一座建筑物就可以将同这座建筑物所有权有关的风险转移给购买者,这种转移类似于但不等同于风险避免,因为这种转移必须将风险转嫁给别人。后者如一个经济单位通过同另一个经济单位订立合同,发生损失时受让人为其负担损失。

----------------------------------------

1、企业在责任诉讼案中可以运用哪些理由进行抗辩?

参考答案: 在责任事故发生后,风险管理者应积极主动配合企业法律顾问进行辩护,以期将责任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其可运用的抗辩理由有:(1)根本没有责任,企业必须证明自己与受害方所受损害无关;(2)自担风险,企业若能证明受害方已经认识到某项活动所包含的风险却仍然参与此项活动,因之造成的损失,企业可以免责;(3)受害方有过失,企业以此理由进行辩护,如果成功,则可以避免赔偿或至少可以减少赔偿金额;(4)最后明显机会原则,企业在以受害方有过失为由进行抗辩时,原告可能会以最后明显机会原则胜诉,最后明显机会原则是指原告虽然有过失,但只要他能证明企业方有最后的明显机会去避免事故的发生,但却没有利用这一机会,那么可从企业处获得赔偿。

----------------------------------------

2、试述能量破坏性释放理论。

参考答案: 19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哈顿提出了能量破坏性释放理论,认为人员或财产损失基本上是能量的意外破坏性释放的后果。该理论认为,损失控制应重视机械或物的因素的管理,即为人们创造一个更为安全的物资环境,为了预防或减少意外伤害,他提出了10种控制能量破坏性释放的策略。(1)防止能量聚集;(2)减少已聚集的可能引发事故的能量;(3)防止已聚集的能量释放;(4)减慢能量释放的速度;(5)从时间或空间上把释放的能量与易损对象隔离开;(6)用物质屏障使能量与易损对象隔离;(7)改变接触面的物质以减少损害;(8)加强易损对象对所释放能量的抗护能力;(9)减轻事故的损害;(10)事故后的恢复与复原措施。

----------------------------------------

1、某公司计划采购一新设备以增加生产,此种设备如不配有某附加装置则价值100万元,如配有该附加装置则价值105万元,估计采用此种新设备后,公司每年可以因此节省营业成本50万元。假设:该公司风险成本为每年20万元,如采用配有附加装置的设备则风险成本可降低30%;此种设备的使用寿命均为10年且无残值,公司采用直线折旧法;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50%。要求:用投资回收期法,就采购此种设备是否要配备附加装置进行决策。

参考答案: 首先,算出在有、无附加装置的两种情况下,每年增加的现金净流量如下表 其次,计算两种情况的投资回收期。有附加装置的投资回收期为:105万/33.25万=3.16年无附加装置的投资回收期为:100万/30万=3.33年因为3.16<3.33,所以公司应该选购有附加装置的设备。

----------------------------------------

2、根据以往资料,1901~1975年的75年中,我国发
Tags:自考试题及答案 自考试卷答案 自考试卷下载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0全国自考风险管理标准预测试.. 下一篇2010全国自考风险管理标准预测试..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