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实践性环节考核基本要求
通过实践性环节的考核,使学生熟练掌握汽车构造、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汽车检测、故障诊断、维修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汽车的使用性能,对传统和现代汽车具有一定的故障分析、诊断与排除能力,能适应现代汽车维修的需要。该环节设置11学分,包括机械测试技术、汽车构造、汽车维修技术、汽车综合实验、汽车保修实习等的实习实践。
实践环节的考核由主考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实施。考生必须在该门课程理论考核合格后,才能进行该实践课程的考核,考核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课程实验、实习可通过实验报告、实际操作等方式进行考核。成绩评定可设定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以上)、中等(70分以上)、及格(60分以上)和不及格(60分以下)。
另外,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并答辩。毕业论文的撰写不少于5000字。
七、主要课程说明
1、公共基础课(略)
2、机械测试技术
本课程主要讲述与汽车测试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测试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并能进行正确的测量及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同时,通过实验技能的培训,使学生对测试系统有一定的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该课程为后续《汽车维修技术》、《汽车故障分析》等课程做好必要的理论和实践铺垫。
3、工程力学
本课程主要介绍工程力学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以便为后续课程做好理论与实践铺垫。课程以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为基础,主要内容包含理论力学(静力学部分)、材料力学Ⅱ部分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工程问题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分析与计算能力,是学习有关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通过学习本来源:91考试 网课程,使学生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平衡条件及熟练掌握平衡方程的应用;掌握基本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4、汽车构造(上、下)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分为汽车构造(上)(发动机)和汽车构造(下)(底盘)两部分。该课程以活塞式内燃机汽车为例,系统讲授现代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重点讲述汽车发动机、汽车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注重组成部件之间在结构和功能要求上的有机联系。结合排放法规和安全的要求,介绍汽油直接喷射和进、排气系统及发动机有害排放物的控制等节能和环保知识,以及防抱死制动装置等安全知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考生深入系统地掌握汽车结构的一般规律,以期取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专业基础。
5、汽车运用工程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主要讲述汽车运用条件的特性、汽车使用性能及其合理使用、汽车公害及防治、汽车技术状况变化及其故障诊断方法以及汽车使用寿命的评价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汽车运用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如何有效地使用车辆,以较低的消耗来较大地发挥汽车的使用性能,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以及毕业后从事汽车技术使用和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