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抓捕揭开黑色产业链
2013年6月4日,办案组派出3个抓捕组同时收网。当日上午10时许,苏成在安徽省蚌埠被捕。中午12时,民警在嘉善县将正与考生商谈7月份自考答案买卖事宜的王超越抓获。
然而,抓捕组却在深圳遭遇了“小意外”。民警在找到苏成上家杨琴位于深圳市的落脚点时,发现人去楼空。原来,杨琴已乘飞机去了重庆。办案人员又火速辗转奔赴重庆市,2013年6月4日16时许,杨琴在该市一出租房内束手就擒。
归案后,3名犯罪嫌疑人均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王超越2008年高考落榜后踏上了自学考试之路,花费两年半时间,通过了15门课程后拿到会计大专文凭。之后,他做过销售,当过会计,但枯燥单调的生活令他感觉乏味。
打算跳槽的王超越一度萌生了继续自考本科的想法。王超越通过QQ群了解到网上可以买卖自考答案,很快从中发现了“商机”。
2013年4月初,苏成加入了王超越的QQ群,两人商量先合买答案,然后再各自贩卖。
苏成2012年毕业于南京某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大学期间,他希望拥有双本科学历,便参加了自考。毕业后,他到女友家开的厨房用品专卖店帮忙。
这家专卖店在淘宝上开有网店,苏成动起了歪脑筋。他以女友的名义注册了支付宝账户,并打着“自考复习资料”的幌子在网店上建立商品链接,做起“挂羊头卖狗肉”的生意。苏成曾在杨琴处买过自考答案。这次,他花2500元打包购买杨琴手上的全部4月自考科目和答案,费用与王超越平摊。
从4月20日凌晨开始,苏成陆续收到杨琴发来的20余门自考科目和答案,并由他转发给王超越,两人各自贩卖。这些试卷和答案零售价在每科300元左右,多买还可以打折。
买家们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双方约定通过支付宝第三方交易平台,由买方在考前拍下商品,待考后成绩公布后,再确认收货,未通过的则可以申请退款。此举赢得了广大考生的“青睐”,认为可以避免上当受骗。
抽丝剥茧摧毁犯罪团伙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苏成一边贩卖答案,一边还在参加自考。在销售答案一夜未眠的情况下,4月21日,苏成坐火车去南京参加最后一门科目的考试,而这门考试的答案也是从网上购得的。
本案中,杨琴是警方抓获的第一名女性犯罪嫌疑人,她从打工妹自学成才变身公司白领的故事堪称传奇。
杨琴18岁那年,跟随母亲来到深圳打工。杨琴边打工边自考,专本同读。因为基础差,她在《高数一微积分》科目上屡战屡败。2012年,杨琴在网上买了该科目的答案,终于顺利通过考试,并由此走上了贩卖答案之路。
有了文凭,杨琴应聘到一家知名企业做行政文员。她对电子商务十分熟悉。2013年初,杨琴在淘宝网上开了一家名为“品纸墨书香”的网店,大肆贩卖自考答案。为了隐藏身份,杨琴用妹妹男友的身份注册支付宝账号,并绑定了老公的手机号码。
据杨琴交代,答案是她花2800元从网上打包购得的。办案人员又顺藤摸瓜抓获了杨琴的上家——四川人张强和他的女友纪明秀,这两人也是参加自考过程中从网上购买考试答案获益后,走上了网上贩卖自考答案的犯罪之路。再深入侦查,警方又抓获了张强的上家罗换民。经查,罗换民开了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网店,他的上家名为“圆梦助考”,购买答案时花了2000元。2013年7月2日,在办案组民警的不懈追踪下,26岁的游厚富在重庆沙坪坝区某出租房落网。
游厚富曾就读于重庆某软件学院,他也参加过自考。与其他嫌疑人不同的是,游厚富并未开设网店,而是印制了许多宣传广告单,然后到大学里张贴。
2013年7月底,警方获得一条重要线索,游厚富的上家孙某(另案处理)已被河北邯郸警方在广东省中山市抓获。至此,整个犯罪网络的主干体系已彻底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