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页:抑菌剂能否治疗与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 五、确定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
(一)背景
只有外科手术或尸检才能直接发现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是“金标准”。虽然心脏超声检查的检查结果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诊断标准之一,但心脏超声结果可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因此不是绝对的标准。同样,血培养作为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另一个主要标准,也有类似的情况。
(二)证据
VonReyn等在1981年提出了一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根据此标准可将患者分为确定诊断、可能诊断、可疑诊断和排除诊断,但当时心脏超声还没有广泛应用。1994年,Durack等制定了一套新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与VonReyn的诊断标准不同,该标准不但包括了心脏超声检查的结果,而且还引入了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的概念。此后许多研究,在经金标准(外科手术或尸检的病理结果)确诊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对这两套诊断标准进行了比较。均表明Duke标准较VonReyn标准的敏感性高(33-74%)。人们普遍认为心脏超声的引入是导致Duke标准的敏感性高于VonRey标准的主要因素,但Duke标准与结合超声资料的VonReyn校正标准相比,duke标准敏感性仍较高。一般来讲,敏感性增加,特异性往往下降。但是已完成的两项研究表明,Duke标准的特异性很好。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中,这两种诊断标准有助于确定病例的入选。
确定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病理标准:1.培养或组织学检查心内的赘生物、脱落的赘生物或心内脓肿的标本,发现病原微生物或2.病理损害,经组织学检查确定为活动性内膜炎所致的心内赘生物或心内脓肿临床标准,2个主要标准或1个主要标准+3个次要标准或5个次要标准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疑诊断患者的临床资料不足以明确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也不足以排除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排除诊断:患者已明确诊断为其它疾病(临床表现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相似)或经4天或更短时间的抗生素治疗,心内膜炎症状完全消失或经4天或更短时间抗生素治疗后,外科手术或尸检中没发现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理证据
主要标准:血培养阳性在两次血培养中均分离出可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典型的微生物,如草绿色链球菌、Boris链球菌、HACEK族细菌或社区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肠球菌(在缺乏明确病灶时)或持续血培养阳性的定义为:(1)间隔12小时以上的多次血培养阳性或(2)间隔至少1小时的3次血培养全部阳性或4次及4次以上培养中大部分阳性。心内膜受累的证据心脏超声检查异常(1)在瓣膜、瓣环或返流血液冲击的部位或移植的瓣膜上发现振动的块状物,不能用其它的解剖常识解释(2)脓肿(3)部分人工瓣膜出现断裂。新出现的瓣膜返流(以前存在的杂音强度改变或加重)。
次要标准
易患因素:心脏病基础或静脉吸毒史。
发热:≥38℃(100.40F)。
血管征象:大动脉栓塞、脓毒性肺梗死、真菌性动脉瘤、颅内出血、结膜出血、janeway损害。
免疫学异常:肾小球肾炎、Osler小结、Roth斑、类风湿因子阳性。
微生物学的证据:血培养阳性(但与前述的主要标准不相符a)或反映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关的微生物活动性感染的证据b。
心脏超声心内膜炎异常但不够前述的主要诊断标准
HACEK=嗜血杆菌SPP、放线共生杆菌、心杆菌、埃肯菌、SPP和金氏菌
a、除外单次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阳性或不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微生物培养阳性。
b、Cox感染性心内膜炎llaburnetil和Bortonellaspp的血清学阳性可作为主要标准。
结论推荐级别
●通过外科手术或尸检获取病理标本或培养物,经证实后确定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A
●在无外科手术或尸检标本的情况下,可以根据Duke标准(主要和次要标准)明确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可信度在95%以上)。A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排除诊断标准特异性很高,但一般需要一段观察时间。A
●是否需开始抗生素治疗取决于对患者的临床综合评估,而不是单纯依靠Duke标准。(在收集完临床资料之前往往需要作出治疗决策)B
123456
护士资格内科护理学辅导精华: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 2013-08-26护士资格内科护理学辅导精华: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2013-08-26本文导航- 第1页:背景
- 第2页:诊断
- 第3页: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时的血培养方法
- 第4页:疑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经食管超声检查
- 第5页:确定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
- 第6页:抑菌剂能否治疗与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
六、抑菌剂能否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
(一)景
抗菌药根据对细菌的作用程度,分为杀菌药和抑菌药。其实这种分类方法过于简单,一种抗菌药对某一种细菌来讲可能为部分杀菌药或抑菌药,而对另一种细菌来讲则可能是杀菌药。目前临床上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总原则是选用杀菌药。因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中生长的细菌菌落的表面有很厚的保护层,可以躲过机体防御系统。在机体其它部位,被抑菌药所抑制的细菌可以被中性粒细胞识别并消灭。这是指导感染性心内膜炎抗感染治疗的理论基础。
(二)证据
以前人们还没有发明青霉素之前,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方法是较长时间的应用磺胺类药物,但大都失败了。例如有一篇文章报道,用磺胺类药物治疗链球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无一幸存。也可能有些患者可幸免于难,存活下来,这些患者最有可能的是嗜血杆菌族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因为这种细菌对磺胺药物最敏感。还有一类特殊类型是立克次体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时别无选择,只能用四环素,大多数情况下,它只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但不能治愈心内膜炎,有时需要置换瓣膜来提高治愈率。同样,若感染性心内膜炎由具有抗药性的G-所致,如假单胞菌属,可选用的抗生素也不多。遇到这种情况,联合应用磺胺类药物和甲氧苄胺嘧啶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成功。
结论推荐级别
●抑制细菌生长的抗生素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往往失败
●抑制细菌生长的抗生素也可用于特殊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如立克次体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耐药微生物如假单胞菌或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感染所致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不可能完全杀灭病原微生物(如人工瓣膜假单胞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情况下,用这种抗生素抑制细菌的生长AB
七、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
(一)背景:
众所周知,感染性心内膜炎很难治愈,患者痊愈很慢。为寻找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佳治疗方案,我们已在各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也试用了很多联合应用抗生素的方案,总体效果是不错的。但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
(二)证据
有许多证据表明,联合应用2种抗生素治疗肠球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能够取得最佳疗效。主要原因是大多数faecelis肠球菌对抗生素相对耐药,可以联合应用青霉素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通过不同抗生素之间的协同作用。
123456
护士资格内科护理学辅导精华: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 2013-08-26护士资格内科护理学辅导精华: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2013-08-26